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建设实体经济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金观平    2023-05-10 10:48:33    经济日报

实体兴,国家才能强。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根基,只有不断壮大实体经济,才能有效释放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潜力,真正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逆势而上,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要顺势而为,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

以实体经济为支撑,要以制造业为核心。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领域。我国已形成规模大、体系全、竞争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但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尤其是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和国际形势演变,我国产业体系发展面临更多风险挑战。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是解决当前问题的重要抓手,也是计之深远的必然要求。要坚守以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为支撑,巩固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保持制造业占比基本稳定,通过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是根本。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直接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传统产业并非“低端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向现代化、高端化迈进,就能有效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我国不少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要夯实产业基础,补齐短板,巩固提升全产业链优势,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优。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是重点。新兴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引擎,代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要用好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创新资源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战略性资源支撑,积极探索丰富新兴产业应用场景,加速产业创新迭代;也要坚持开放合作,摒弃闭门造车,主动深化与全球产业链紧密联系,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本质正是要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既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向先进性要新动能;也要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通过完整性巩固既有优势。安全是发展的前提,要把维护产业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竞争力和安全水平,最终建成结构更高端、发展更安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澳门旅游业强势复苏
下一篇:非洲电商交易持续扩大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