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野生动物保险保障任重道远

武亚东    2023-05-10 10:58:56    经济日报

“五一”假期,北京动物园的熊猫“萌兰”、南京动物园的白面僧面猴“杜杜”、西宁动物园的兔狲“狲大娘”——诸多萌宠成为线上线下的顶流。这些珍稀野生动物走红,既反映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获得的喜人成果,也有着保险保障提供金融支持的努力。

野生动物保险是一种保险保障机制,旨在为野生动物提供保护,以弥补因自然灾害、非法盗猎等因素造成的损失。在野生动物保险的基础上,保障计划可以向保护区及保护组织提供防护设施、监视系统、应急救援以及善后服务等,对于保护野生动物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当野生动物遭受非法盗猎活动、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冲突以及自然灾害发生时,保险保障计划可以迅速投入救援,为受伤的动物提供医疗和庇护,为珍稀动物繁殖提供助力等,有助于提高野生动物的生存概率,促进珍稀物种的繁衍生息。

然而,推动野生动物保险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挑战。首先是相关产品风险评估和精确定价难度大。由于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保险公司需要利用多方数据和专业知识进行风险评估和精确定价,而这些数据的获取和整合,因地域等因素实施起来相对困难。

其次是风险场景和保障方案案例有限。目前我国野生动物保险市场仍不成熟,缺乏标准的风险场景和保障方案,保险公司需要自行研究开发风险场景,根据具体的野生动物种类和不同的保护工作进行创新和探索。这项工作需要投入庞大资金,而且后期研发的产品能否盈利并覆盖前期投入都存在较高风险,这些风险使得很多保险公司望而却步。

最后是相关保险产品保险期限短。由于保险公司面临难以准确预测野生动物的生态环境变化和成长发育等因素的挑战,相关保险产品保险期限通常较短,以此减少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然而,过于短期的保险保障,可能会对保护野生动物这个长期性事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保障野生动物和自然生态,其保险的开发和应用需要考虑到长期性的要求,结合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以确保保险期限和保险费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近年来,多家保险公司在大熊猫保险领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所开发的产品既有熊猫养殖保险,也有运输意外保险,还拓展到栖息地生态保护保险。这说明保险业在支持野生动物保护方面虽有困难需要克服,但事在人为,可以通过创新产品突破一系列瓶颈问题。

保险既是“稳定器”,也是“助推器”,从这个角度看,研发珍稀野生动物的相关保险产品只是开始。保险行业对于动物保护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保险公司一方面要丰富产品品种,针对不同的野生动物保护场景研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另一方面则要配合动物保护机构做好风险减量服务,形成合力,使保险产品既能够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和当地环境,又能够让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本身再上一个台阶。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澳门旅游业强势复苏
下一篇:非洲电商交易持续扩大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