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提高关键零部件国产化能力

2023-05-17 15:43:59    经济日报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与渗透率快速提升,不少汽车零部件企业积极抢抓新能源汽车配套市场良机,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力度,开始实现传统汽车零部件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结构转型,推动了汽车零部件产业迅猛发展。但也要看到,关键零部件自给率不足、传统零部件企业转型偏慢、产品竞争力有待提升等仍是短板。

零部件是汽车工业的基石,核心零部件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则强。当前,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新阶段,智能网联汽车正引发全球汽车产业的新一轮角逐,全球汽车产业链进入重构新阶段。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竞争力,确保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将成为我国参与全球汽车强国竞争,抢占汽车技术革新战略制高点的重要砝码。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也讨不来。汽车零部件企业应该抓住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及自动驾驶发展的机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集中优势力量加快新能源电池、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还要与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密切合作,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切实提高关键零部件国产化能力,夯实产业基础。

汽车产业的竞争不仅仅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从宏观角度看,应以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培育为目标,加强政策支持,优化企业创新发展环境,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建立安全可控的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配套体系,塑造全产业链竞争新优势。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澳门旅游业强势复苏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下乡催热光储充一体化产业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