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发挥产业链大数据优势 解决棉农贷款难题

2023-05-31 15:49:39    农民日报

“今年种棉资金到位早,棉种、化肥、地膜都是在价格低位时提前预订的,受前段时间气温低、大雨等影响,今年播种推迟了,但我种的980亩棉田已有20%到30%都出苗了。”虽说今年播种偏晚,但对于种植棉花有着丰富经验的王永文来说,他依然显得十分自信。

“这两年种棉花确实不易,地价涨、水价涨,要不是通过棉农平台贷了50万,今年肯定不敢种这么多地。”王永文道出了今年保持规模种植棉花的底气,因为在棉农综合服务平台上的优良信誉,多家银行都主动来找他提供棉花种植专项贷款。

每年备耕时节都是棉农资金需求的关键时期。“过去,我们从银行申请种植贷款以抵押贷款为主要形式,需要去银行签署协议,准备户口本、银行流水、土地证、结婚证等材料,贷款利率偏高,审批时间至少一周以上,放款甚至要一个月。现在,只要在手机上打开棉农综合服务小程序,从提交申请资料到贷款到账不到1天时间就能完成。”王永文说。

为降低棉农种植成本,缓解棉农资金周转压力,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发挥自身棉花产业链大数据体系优势,于2021年8月上线棉农综合服务平台,直接服务于最基层的40余万棉农。该平台为棉农提供棉花行情、棉花交售数据查询、加工企业筛选以及棉农贷款等服务,极大解决了棉农种植环节贷款难的问题。

“棉农综合服务平台旨在向棉花产业链最前端的广大棉农提供量身定制的数字化服务,包括种植交售信息查询、质量补贴登记、行业资讯、农资服务、加工企业查询等。同时也丰富了产业链种植交售环节的数据采集手段,为金融机构赋能,实现棉农种植专项贷款的线上申请、审批和发放。未来,还将实现农资、农机、农技、籽棉收购等各项资源的供需对接,为棉农种植、交售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副总经理沈洁强说。

自棉农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以来,累计注册的棉农用户达31.5万人,覆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田面积超过2900万亩。(记者 杨梦帆)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税收大数据助上下游产业“串珠成链”
下一篇: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透露:将在上海开设面向全球的“再保险国际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