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根本上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近年来,中国家电产业一直积极探索转型升级路径,不断提升国际标准化水平。
“标准制度型开放是为了适应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需要,在我国经济对外开放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在‘引进来’方面,要尽可能将先进实用的国际标准转化为适应我国国情的标准;在‘走出去’方面,我国要更加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研制,为国际标准化发展奉献中国智慧,作出‘中国贡献’,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近日举办的2023珠海·国际标准化大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司长肖寒在致辞时说道。
本届国际标准化大会由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共同作为主办单位。大会以“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创新赋能制造业当家”为主题,举办了一场主论坛和四场分论坛,围绕“标准引领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国际标准化实践经验及能力建设”“双碳目标下制冷及冷链技术”“电器相关产品WTO/TBT通报评议会”4大议题,分享国际标准化实践成果,并围绕标准制度、标准协同、标准与绿色节能、标准与技术创新等主体方向,探讨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和创新发展思路,为国际标准化事业提档加速。
“标准作为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在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有了高标准才有高质量产品,有了高质量产品才会让消费者满意。”在谈到为何要坚持深耕压缩机标准化建设领域时,作为标准制定领域的领军人物,ISO/TC 86/SC 4主席、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强调,一个好的企业应当有非常完整的标准体系,格力能够不断实现技术创新,正是因为有标准保驾护航。有了标准的护航,企业才能达到更高程度的智能化水平,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董明珠的话也传递出中国制造业企业走向国际标准化舞台、打造国际标准化高地、向国际展现“中国方案”的决心。
作为中国制造业代表,格力电器长期深耕技术研发,目前已累积拥有超11万项专利技术,是中国家电行业内为数不多自主掌握压缩机核心技术的企业。凭借自身强大的技术优势,格力不断助力实现行业标准升级,坚持推动中国制造业向“专利标准化、技术标准化、标准国际化和产业化”发展。
从“产品走出去”到“标准走出去”,从“参与游戏”到“制定规则”,格力不断推进国际标准化战略,积极在国际标准会议中发声。正如董明珠所说,“格力从标准的跟随者转变为标准的引领者,在保护能源环境、升级产业发展中,积极输出中国经验。”
截至目前,格力电器已主导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764项,其中主导参与国际标准54项、国家标准290项、行业标准167项。格力以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活跃在广阔的国际舞台上,收获硕果累累。如今,由格力主导制定的6项ISO国际标准均已成功立项。2022年由格力电器牵头制定的《光伏驱动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和《光伏驱动冷水(热泵)系统》两份行业标准正式实施,填补了光伏空调行业标准空白。
与此同时,董明珠连任两届ISO/TC 86/SC 4主席。在她担任主席期间,她带领SC 4分委会组建了容积压缩机、离心压缩机、制冷压缩机测试方法三个工作组,并成功立项三项国际标准,其中两项国际标准由格力电器主导制定。
珠海市市长黄志豪在讲话中表示,珠海作为“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一直以来都把质量工作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位置。珠海将格力电器树立为学习榜样,因为格力体现了企业的价值、精神和担当。
从行业标准到国际标准,格力在制定标准的道路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升了中国制冷行业的影响力。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格力电器将自主创新与标准相结合,推动行业优化升级。董明珠表示:“标准作为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通过标准引导技术创新、实现节能减排,是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记者 刘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