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中国外贸育“新”求“进”

2023-06-01 16:34:44    经济参考报

以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海外走俏,一季度合计出口2646.9亿元,同比增长66.9%,拉动出口整体增长2个百分点;一季度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合计出口增长20.2%,前4个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增长16%;港口高频指数稳中有升,SCFI上海-澳新线大幅上涨;跨境电商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一连串的数据显示,我国外贸育“新”求“进”态势明显,逐步形成“新三样”、新兴市场、新业态共同引领的竞争新优势。

“新三样”走俏海外市场

5月23日,在青岛乾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工人正抓紧加工生产一批家用储能太阳能系统。今年7月份前,这批1.2万套家用储能太阳能系统就将完成加工、办结海关监管通关手续,陆续发运交付公司在非洲和欧洲的客户。

据了解,“新三样”一季度合计出口2646.9亿元,同比增长66.9%,拉动出口整体增长2个百分点。

这一趋势还在持续。据海关统计,前4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4.44万亿元,增长10.5%,占出口总值的57.9%。其中,汽车出口2045.3亿元,增长120.3%,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整体出口金额比重提升至42.9%,对汽车出口增长贡献率达51.6%。

与此同时,4月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也在延续较快增长势头,体现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出口的促进作用明显。

中国机电商会新闻发言人高士旺分析,“新三样”都是机电产品,出口保持高增速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政策环境与产业变化带来的市场机遇,中国完备的产业链和供应能力,相关政策的促进作用。

港口高频指数稳中有升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大数据分析处处长、研究员杨道玲表示,“港口繁忙程度是反映我国外贸情况的重要指标。多项高频数据指标稳中有升,表明我国外贸增长韧性足、潜力大。”

国家信息中心监测分析显示:5月份以来,平均每周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4080.9万吨,同比增长4.0%;平均每周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48.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0%;5月份外贸船舶到港指数为354.5,环比上升4.8%,较1月份上升11.2%,达到今年以来最高水平。同时,港口物流指数也快速上升,4月份港口物流指数为89.4,同比上升21.5%,环比上升35.5%。港口繁忙程度反映出我国贸易的增长态势。

这其中新兴市场成为重要推动力。招商期货在近日的报告中指出,2023年5月19日SCFI(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972.5点,环比下跌1.11%。其中,SCFI上海-美西线、上海-波斯湾线的大幅下跌拖累了综合指数,但SCFI上海-澳新线大幅上涨24%。

“一带一路”市场也持续保持增势。今年前4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4.61万亿元,增长16%。其中,出口2.76万亿元,增长26%。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所长许英明认为,随着RCEP利好持续释放和“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RCEP成员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国家等将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增长点,未来有望持续增长。

育“新”求“进”前景广阔

在新产品、新市场优势逐步培育壮大的同时,跨境电商等新业态也在快速发展,并与其他优势产生共振效应。

“近几年,我国跨境电商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5年增长了将近10倍。今年一季度,仍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在此前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根据世贸组织的报告,到2026年之前,全球B2C跨境电商将保持27%的增速。

第133届广交会机电企业外贸调查分析显示,中小微企业瞄准跨境电商,从选品、设计、供应链和品牌等方面打造自主品牌,通过跨境电商帮助综合性价比较高的中国好货畅行全球,企业自主品牌及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比重逐步提升。某主营光伏组件企业通过在重点海外市场布局“海外仓”夯实供货能力,目前企业一季度出口额已接近去年上半年水平。(记者 王文博)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税收大数据助上下游产业“串珠成链”
下一篇:国资委:进一步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