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本地化创新助推新能源车出海

邓 浩    2023-06-09 14:22:45    经济日报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不仅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而且近年来还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正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服装、家具、家电曾被称为我国外贸出口的“老三样”。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制造业中新优势产品出口表现亮眼,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6.9%,同比增量超过1000亿元,拉高了出口整体增速2个百分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前4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34.8万辆,同比增长1.7倍,超过2022年全年出口67.9万辆的一半;其中,4月份出口同比增长8.4倍。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地遍及全球六大洲。

2022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2023年一季度,中国在汽车出口量上超越日本,今年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而新能源汽车无疑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我国提供了难得的换道赶超机会。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支撑,得益于国家战略布局和企业集体精进,目前我国汽车企业在新能源赛道已处于领跑阵营,智能化研发与应用也走在世界前列。作为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代表,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高速增长,折射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中国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坚实足迹。

不过,造车是一场马拉松。新能源汽车“出海”之路也并非一片坦途,而是充满风浪。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上,一些领域我们有着不小的优势,如动力电池等。但是也要清醒看到,有些领域我们还存在着明显的短板,例如操作系统和车用芯片等,而这些是构建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生态的核心。只有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加强研发投入,尽早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才能巩固和扩大发展优势,让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更受欢迎。

我国新能源汽车海外版图不断扩大,也有赖于政策和物流等方面的支撑。近年来,围绕新能源汽车“出海”痛点,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不少重要举措,以支持汽车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无论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运输能力,还是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随着RCEP的全面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以及越来越多双边、多边自贸协定签署和生效,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都将强劲助推我国新能源汽车“扬帆远航”。

我国车企进入海外市场,会面对文化和法律差异、汇率风险、国际关系变化等诸多挑战。这就倒逼相关车企不仅要深入研究新市场,而且还得加快建设海外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并有效保障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同时,整车企业、动力电池企业和附件企业也要注重整合资源,抱团“出海”,共建海外的本地化供应链。应当说,能否打好“本地化”这张牌,关系到我国新能源汽车征战海外市场的最终成败。对此,“出海”企业既要充分考虑各种困难,也应满怀信心迎接机遇和挑战。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福建发布招商引资三年期“路线图”
下一篇:北京朝阳区与天津市滨海新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