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五点发力,促进县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

唐 雨    2023-06-13 15:20:44    国际商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把城乡关系摆布好处理好,一体设计、一并推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经济社会更加均衡协调发展。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多重机遇和挑战。从国际来看,短期内国际需求大幅度减少,海外订单下降以及原料、半成品供应受限严重影响到国内产业链的整体稳定;同时,受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美对我战略打压和遏制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中国代工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现加速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现象,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较大挑战。

从国内来看,今年以来,国内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2022年5月6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政策支撑。但是,中国经济内生动力还不够强,需求仍然不足;县域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滞后制约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任重道远。

提高政治站位,把握好“基准点”。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目前,中国县城人口占城镇常住人口的30%,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只有发展好县域经济,才是真正实现共同富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坚定地扛起促进县域经济总体跨越的发展重任。

强化战略思维,把握好“立足点”。紧盯战略方向:中办、国办《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这两个重磅政策出台意义重大。这是国家首次将县域经济的发展提到国家政策层面。紧盯战略目标:围绕各地“十四五”发展规划,盯紧既定战略目标,全面推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改革创新、民生保障、生态保护等方面工作科学合理发展;紧盯战新产业,因地制宜统筹布局,立足地方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潜力;紧盯产业变革方向,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难题,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做优平台载体,把握好“着力点”。建好金融平台,推进融资平台有效转型,增强国有平台融资、化债和发展能力;深化县属国有企业改革,增强投融资能力,把县域特色资源变为资产、资产变为资金、资金变为资本,更好地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好人才平台,推动内培外引,大力发展县域中职、高职教育,实行急需紧缺高层次、实用型人才引进计划,多层次弥补县域人才的不足。建好园区平台,加大县一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支持。要建设好标准地,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主体引擎作用,推进县域产业集聚发展。

树牢拼抢意识,把握好“发力点”。项目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要坚决树牢“项目为王”的理念,全力抢项目,围绕县域主导产业链,着力招引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要优化项目建设流程,重大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驻点推进工程建设,赶速度,提高项目转化率,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从干部自身来说,要掌握一定的产业知识、金融知识、规划建设知识等,牢记“忠专实、勤正廉”的要求,保持敢于、善于“无中生有”“有中促优”,才能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向更高水平。

打造优良环境,把握好“支撑点”。要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环境保障和制度支撑。以平安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社会稳定、法治建设、扫黑除恶等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减少审批环节,精简审批流程,在用地、用钱、用工、用电、用气等方面搞好服务保障,努力营造安全、稳定、公平、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作者系安徽省全椒县委副书记、县长)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福建发布招商引资三年期“路线图”
下一篇:免税购物市场活力足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