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碳积分管理需循序渐进

柳 洁    2023-06-15 12:12:57    经济日报

由于使用强度大、生产活动范围广,我国商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汽车排放总量的80%以上。然而,2022年零排放商用车的市场渗透率仅为10%左右,零排放重卡渗透率不足4%,商用车行业减排空间依然较大。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位。以绿色、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商用车将越来越快地取代传统燃油车,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大势。借鉴乘用车积分机制,同时考虑多种能源并驾齐驱的现状,以全生命周期减碳为目的,加快制定、实施商用车碳积分管理办法已渐行渐近。

借鉴汽车产业相对发达的欧盟市场,当地分别针对乘用车和商用车制定了相对完善的碳排放标准,极大地推动了欧洲交通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进程。我国在加快制定、实施商用车领域碳积分管理办法的同时,也应结合商用车全生命周期的发展特点,通过技术、政策等手段,多技术路线并举,科学有序促进商用车低碳转型。

商用车碳积分管理应循序渐进,不能搞“大跃进”和“一刀切”。商用车碳积分制度在设计之初,应全面统筹、通盘考虑,既要注意规则的通用性,也要对不同场景、不同碳排放当量车型做针对性设计。

首先,可重点关注成熟度较高且应用场景固定的商用车车型。例如,可先在城市公交、物流等公共领域,因“地”制宜推动商用车碳积分发展;其次,可以对市场潜力较大的轻型商用车产品制定相应积分统计规则、管理流程、数据收集体系;再次,对于中重型商用车产品,可以待条件成熟后再实现积分管理,早期可对该部分产品重点给予鼓励和政策引导。比如,在大型钢厂、大型电厂、大型矿山、港口运输等特定场景下,可以最大限度运用碳积分管理政策,鼓励企业尽可能推广应用各类新能源中重卡汽车产品;最后,商用车碳积分制度的实施应分区域、分步骤稳妥实施。

碳积分的实施应做好政策的细化与衔接。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企业的具体承受能力、经济效益状况、产品结构现状等,要给企业在商用车低碳转型方面一定的缓冲时间,既让企业感到“商用车必须实现低碳转型才有发展前途”的压力,又让企业有实现这种转型的能力和时间。

商用车碳积分的制定还应该考虑汽车全生命周期。积分政策的管控范围不仅包含汽车的使用,还应延展至燃料/动力电池制造、汽车的生产、回收利用等环节,从而促进全产业链的降碳。

同时,可建立碳积分与全面碳市场的链接,实现碳积分与碳减排量的互通,打通乘商积分互换,为相关企业的低碳转型制定更多激励措施。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福建发布招商引资三年期“路线图”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