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农机企业创新要紧盯实用好用

乔金亮    2023-06-20 11:04:14    经济日报

上市公司星光农机日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在开发针对山地丘陵地区作业的小型机器,部分已具备小批量销售能力,部分已完成样机试制。近几年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众多农机企业纷纷增加研发投入、挖掘研发潜能,并积极与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联合攻关,努力提高自身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前,农机企业正面临广阔的市场机遇。随着农业生产进入以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农机正由部分品种生产的局部需求转变为种养加全链条的需求,从非刚性需求转变为离不开、还要好的刚性需求。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农机装备必不可少。

虽然我国农机企业生产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但仍存在部分关键技术未能攻克、研发制造水平有待提升、产品种类还有不少短板等问题。针对短板弱项,一些农机企业已有所行动,开展适宜丘陵山区作业的小型农机和以高端智能装备为主的大型农机技术攻关。国产240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采棉机、油菜移栽机、甘蔗联合收获机等一批短板机具已能量产。

农机企业是农机全产业链的核心,推动研产推用全链协同,实现从“有机可用”到“有机好用”,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国家而言都意义重大。我国农机企业要想自立自强,跟国际巨头“掰手腕”,就要以底盘技术、关键装备为重点,从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两端发力,既要实现研发、制造、推广、应用等环节紧密衔接,形成完整的农机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也要与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密切合作,在应用中开拓市场。

在研发制造方面,农机企业要加大力度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加快先进适用农机创制,尤其是抢占智慧农机这一新兴领域。当前,部分农机企业已研发了基于北斗的辅助驾驶系统、植保无人机,提高了产品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企业还应加快推进机械化和信息化融合,力求产品在智能感知、精准控制、自主作业等方面取得突破进展,从而实现后发赶超、弯道超车。

在推广应用方面,农机企业要瞄准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和农业经营主体需要,推进农机与农艺、农田协同配套。农业产业链条延展到哪儿,农机企业的市场就要开拓到哪儿。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到哪儿,农机企业的服务就要跟进到哪儿。企业应打开视野,推动产品由耕种收环节向产前产后延伸,由种植业、畜牧业向渔业、农产品加工业、设施农业拓展,由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进军。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阿曼积极挖掘氢能发展潜力
下一篇:“流动中国”释放经济活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