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拓展零售新业态“用武之地”

陆 耀    2023-06-21 16:26:12    经济日报

作为宏观经济“三驾马车”之一,消费正在加紧发力。刚刚过去的“618”购物节,进一步确认了这一趋势。消费数据转好,根本上得益于中国经济复苏力度进一步增强,一系列消费政策落地见效,消费场景不断拓展。

时至年中,国内消费发生明显改善。据商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万亿元,同比增长12.7%。1月至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6万亿元,同比增长9.3%,增幅相当可观。与一季度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作为宏观经济“三驾马车”之一,消费正在加紧发力。刚刚过去的“618”购物节,进一步确认了这一趋势。消费数据转好,根本上得益于中国经济复苏力度进一步增强,一系列消费政策落地见效,消费场景不断拓展。其中,以即时零售为代表的零售新业态所起的作用也很明显。

2023年是“消费提振年”。日前,商务部有关负责人概括了上半年消费的几大特征:一是升级类商品销售旺盛;二是餐饮等服务消费持续回升;三是城乡消费同步恢复;四是线上线下消费较快增长。同时特别指出,“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网络零售保持快速增长”。分析起来,四大特征均与新业态存在紧密关系。1月至5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5.6%。线下场景加快恢复,实体零售持续回升,线上线下实现了共赢。

这些特征在今年“618”期间表现得较为突出。这个体现消费市场冷暖的重要“晴雨表”一直备受关注,各大零售平台积极备战,携线下实体门店大规模参与,成效明显。美团闪购显示参与活动的实体门店数量超过70万家、覆盖360余座城市,且呈现全品类繁荣,多个品类销售额呈现三位数的高增长。这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数据既是一大亮点,也充分显示了中国的消费潜力。

即时零售以“本地实体+即时配送”的模式,有效链接起商家和消费者。从商家角度看,它为线下实体店提供了参与大型购物节的机会,而不再只是线上狂欢。它克服了空间和信息的阻隔,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助力社会整体消费复苏,消费潜力得以进一步挖掘。即时零售平台数据显示,今年“618”期间,三线及以下城市比一线城市的消费增长表现得更为惹眼,这得益于即时零售等新业态的不断发展。

从消费者角度看,它适应了“我消费我做主”的消费者主权意识。如今,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对品质、服务、体验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即时零售一方面能够提供更多选择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用户习惯“即想即买即得”,即时零售恰恰能够不断满足、优化用户购物体验。

即时零售的意义还不止于链接消费者和商家。它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实体门店广泛连接,通过本地供给,满足本地需求,创造本地税收,解决本地就业,明显有助于畅通经济的“毛细血管”。显然,这些效应远远溢出了消费领域。

当前消费究竟是在升级还是降级,一度不无争议。近来公布的数据证明,中国消费升级的趋势仍在延续。这不仅体现在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金银珠宝零售额同比增幅惊人,也体现在健康化、品质化、线上化、情感化等明显趋势上。即时零售带来的购物便利和消费者满意体验,又何尝不是消费升级的体现呢?

6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围绕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四个方面,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随着政策效应持续发挥,国内消费恢复将更为强劲,即时零售等新业态的“用武之地”也将越来越广阔。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阿曼积极挖掘氢能发展潜力
下一篇:从“盆景”到“苗圃” 海南自贸港红利促产业集聚洋浦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