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蓝牙设备消费市场规模扩大

顾鸿儒    2023-06-28 15:45:38    国际商报

近日,蓝牙技术联盟发布报告,2027年蓝牙设备出货量将达76亿台。此外,受外围设备持续强劲增长的推动,2023年单模式低功耗蓝牙设备出货量将达15亿台,同时2027年蓝牙外围设备出货量预计增长至56亿台。小小的蓝牙设备,或在电子消费市场中撬动小高峰。

在各类电子设备中,蓝牙设备和功能已然司空见惯。在手机、平板、电视、智能手表、健康追踪器等穿戴式设备上,无处不在的蓝牙连接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广阔的应用场景也让蓝牙无惧产品迭代的冲击。

小到手表、耳机,大到楼房、汽车,只要嵌入一个微型蓝牙芯片,就可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凭借着低功耗等功能,蓝牙如今成为了引爆物联网革命的催化剂。

76亿台蓝海

蓝牙技术联盟亚太暨中国市场总监李佳蓉向记者表示,蓝牙技术市场增长势头强劲,其中,单模式低功耗蓝牙设备增长尤为迅速。

李佳蓉表示,单模式低功耗蓝牙设备出货量的增长离不开蓝牙外围设备的持续推动。今年,单模低功耗蓝牙设备的年出货量将与双模设备的年出货量相当,外围设备中蓝牙技术的增长率将继续超过平台设备的增长率。到2027年,蓝牙外围设备出货量将是平台设备出货量的两倍。

与之相反的是逐渐低迷的电子设备市场。今年,手机市场依然没能出现明显反弹。根据IDC最新发布的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一季度,我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6544万台,同比下降11.8%。平板市场亦难有起色,据洛图科技数据,一季度,中国消费级智能平板市场出货量为583.3万台,同比下跌5.9%。

在经历了2022年的全球性下滑后,平台设备市场出货量持续性放缓,但蓝牙设备未来的市场增长却一骑绝尘。

观点认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货量放缓不会对无数蓝牙外围设备市场的预期增长产生任何影响。

“这些平台设备市场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基本上,蓝牙在这些设备中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100%。”李佳蓉表示,新兴市场是蓝牙未来开启蓝海的关键。

“我们看重的市场是位置服务及设备网络解决方案领域。除了应用于智能健康、远端办公、定位服务及设备网络等领域的蓝牙外围设备,未来可以预见大规模的应用,如电子标签、环境物联网、智能网络照明控制系统等都将大幅推动低功耗蓝牙设备的发展。”李佳蓉对记者说。

 

市场蕴含新商机

1998年,著名厂商爱立信联合IBM、英特尔、诺基亚及东芝成立了蓝牙技术联盟,如今,联盟旗下会员公司达3.8万家,其中1/3在大中华区。作为监管和蓝牙相关技术的平台,蓝牙技术联盟的数据一直被看作行业风向标。

李佳蓉表示,近年来,蓝牙技术不仅被用于手机、平板等传统市场,还扩展到不同的应用市场,创建了更广泛的新兴用例。

蓝牙技术联盟预测,未来几年,Auracast广播音频在公共场所的部署量将大幅增加。Auracast广播音频将凭借强大的连接功能推动市场增长。

“预计到2030年,全球范围内将有超过250万个场所支持Auracast广播音频功能。同时,LE Audio增加了对助听器的标准化支持,将打破音频设备和助听器之间的障碍,极大地帮助听损人士享受蓝牙所带来的音频分享新功能。”李佳蓉对记者说。

此外,李佳蓉认为,数字钥匙、电子标签系统、智能网络照明控制系统、环境物联网等市场蕴含着未来蓝牙市场的新商机。

“例如蓝牙电子货架标签是小型、电池供电的电子墨水显示屏,可在货架显示产品和价格信息,来取代现有的纸质标签。”李佳蓉表示,蓝牙电子标签可帮助零售商自动定价,改善货架库存并提升购物者体验,使用电子标签可以极大地改善门店运营水平。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阿曼积极挖掘氢能发展潜力
下一篇:多需求催热,“上门经济”开辟新市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