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5月份期货业经营数据环比实现正增长 业内对下半年市场多持乐观预期

王 宁    2023-06-29 11:25:28    证券日报

中国期货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期协”)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全行业150家期货公司的客户权益、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等多项经营数据,环比4月份均实现正增长,但从单月数据和前5个月数据的同比来看,则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多位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5月份期货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额环比走高,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期货公司的经营,但可能由于风险管理和资管等其他业务不及预期,导致了行业部分经营数据同比出现下滑。而展望下半年,期货市场值得期待。

5月份全行业净利润

环比增超29%

中期协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150家期货公司营业收入为31.11亿元,净利润为7.74亿元,客户权益达1.55万亿元,环比来看,均呈现正增长态势,涨幅分别为9.34%、29.33%、2.63%。此外,手续费收入、资产总额和净资本等,环比同样呈正增长态势。

金信期货总经理罗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5月份全行业多项营业数据环比有所增长,主要是因为期货公司的部分业务出现一定拓展,例如在经纪业务上的持续发力,还有为工业硅期货、氧化铝期货和期权等品种引来了更多机构或产业企业入市等,这些都为期货公司的手续费收入增长做出了贡献。

囯元期货副总经理甘正在告诉《证券日报》记者,5月份全行业净利润环比增加,主要在于全市场交易量和交易额的增长,为期货公司手续费收入的增加提供了支撑。但从5月份数据同比来看,全行业净利润则是在下降的,一方面在于行业保证金利息处于下降趋势,导致期货公司总利息收入下滑;另一方面是因为做市商等风险管理业务收入回调所致。此外,期货公司投资收益表现也不及预期。整体来看,这些因素都是导致5月份全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减少的原因。

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150家期货公司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6.03%、27.07%、28.06%。

“5月份全行业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一方面在于部分期货公司其他业务的盈利下降所致,例如资产管理业务等,今年较去年同期要相对艰难;另一面则是期货公司业务布局有进一步扩张可能,因此增加了人力及固定资产的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拉低了全行业利润水平。”罗强表示。

多个品种市场交易

机会明显

期货公司全行业的交易额和交易量方面,5月份全市场交易额为50.21万亿元,交易量为8.49亿手,环比分别增长14.11%、22.96%。

五矿期货宏观研究员蒋文斌向记者表示,今年前5个月期货市场累计交易量为32.66亿手,同比增长32.11%,分品种来看,交易机会集中在黄金、玻璃、纯碱和白糖等品种,这些品种多受到宏观面和产业供需自身基本面推动,市场交易机会凸显,在一定程度提升了投资者交易热情。

从今年前5个月150家期货公司整体经营来看,营业收入、手续费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48.46亿元、86.07亿元、37.25亿元,同比分别下滑5.88%、19.48%、11.73%。对此情况,多位业内人士依然对下半年市场持乐观预期。

“预计下半年中国经济结构将持续优化,这将为期货市场的活跃度创造良好支撑,同时,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业务往年也都是在下半年有所发力,届时将有利于期货公司经营状况的好转。”甘正在认为,多项期货公司管理新规即将出台,期货自营、保证金融资等新业务也将为新利润增长打开空间。

罗强也表示,上半年期货市场出现很多明星品种,例如国债、黄金、白糖、棉花等。前述品种的趋势性上涨行情,以及鸡蛋、生猪和部分能化品的趋势性下跌行情,交易机会明显。展望下半年,期货公司经营情况会进一步好转,基于对更多新品种的推出,更多产业客户的入市等,以及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增加,商品资产配置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这些潜在利好因素都将支撑期货公司经营数据再度好转。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阿曼积极挖掘氢能发展潜力
下一篇:岳麓峰会推动地方互联网产业增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