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12部门发文 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

2023-06-29 16:52:50    中国商报网

为推动乡村体育高质量发展,建立乡村体育发展新格局,更好地发挥体育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近日,国家体育总局等12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协力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政策助力乡村体育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体育大有可为。近年来,让体育运动赋能乡村振兴成为高频词,关于乡村体育的顶层设计逐步加强。

去年发布的《关于推进“十四五”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农民体育健身赛事模式不断创新,农耕农趣农味特色健身活动更加丰富”“体育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更具活力,农体文体智体深度融合、多元融合格局基本形成”。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乡村餐饮购物、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养老托幼、信息中介等生活服务。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公众的健康意识显著提高,体育需求不断扩大,与大美河山一样,体育项目同样可以成为乡村地区的“土特产”。《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探索发展乡村健身休闲产业和建设运动休闲特色乡村。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充分发挥农村地区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体育品牌,推动乡村体育活动发展,就可以丰富乡村产业内容,完善乡村产业结构,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同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而体育正是这些现代社会理念的合集。加大乡村体育设施建设,改善乡村健身环境,推进城乡体育设施服务均等化,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健康健身意识,而且可以培养现代意识,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推动乡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更进一步。

对于此次意见出台的背景,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体育事业发展成效显著,但与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目标要求,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体育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为推动乡村体育高质量发展,建立乡村体育发展新格局,更好地发挥体育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国家体育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意见。

实施五大行动计划

以体育助力乡村建设,让农村更繁荣;以体育赋能农业发展,让农业更兴旺;以体育促进农民健康,让农民更幸福;以体育丰富乡村文化,让乡风更文明。意见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到2025年,建立健全体育助力乡村振兴政策举措和工作机制,乡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创建形成一批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案例,体育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到2035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在乡村全面建立,乡村体育健身和运动休闲成为普遍生活方式,运动促进健康作用凸显,乡村体育产业发展更有活力,乡村体育文化更加繁荣。

如今,全国各地乡村体育赛事举办得红红火火。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举行,火热的现场氛围和“接地气”的办赛风格让“村BA”火爆全网;在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昂素镇的草原上,流行起了“排球热”,常住人口不足1万人的昂素镇,由农牧民自发组织的排球队多达49支,平均每年举办各种规模的排球比赛400余场;端午节期间,珠三角热闹喧天的龙舟竞渡,更是让人看到了体育运动赋予乡村建设的活力与魅力。

围绕关键领域,意见提出实施五大行动计划,亮点包括乡村公共健身设施提升专项行动,将把乡村体育指导站、乡村各类公共健身设施纳入电子地图和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运动健康中心建设专项行动,将为农村人群提供运动监测、运动康复、慢病运动干预等服务;乡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将建立一支爱体育、懂健身、会组织、扎根乡村的人才队伍;乡村体育后备力量“雏鹰计划”,将实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乡村支教计划;“美丽乡村”品牌体育赛事活动,将打造体现“三农”特点的活动IP,到2035年在全国培育100项以上最美乡村体育赛事。

聚焦困境与短板

意见聚焦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现实困境与瓶颈短板,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结合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需求,从体育促进乡村公共服务、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

加强乡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促进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均衡布局;推动有条件的乡村学校体育场地向村民开放;支持在高校、科研院所成立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研究机构,编制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的“亿万农民健身活动”系列丛书;加强乡村医生科学健身指导能力和体卫融合技能培训,将运动干预纳入老年人慢性病防控与康复方案。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引导支持各地发展登山、骑行、水上运动、航空运动、露营等乡村特色户外运动产业;鼓励有条件的乡村统筹规划建设健身登山步道、山地户外营地等设施;支持乡村集体企业向体育用品企业供应木材、皮革、羽毛等原材料,支持乡村推出“网红”打卡地,支持各地利用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等展会搭建资源对接平台。

破解乡村体育人才队伍匮乏方面,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考核认定工作向回乡创业大学生、乡村体育教师等体育人才倾斜;开展体育专业院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体育人才下乡支教等专项活动,引导相关人才更好地在农村就业创业;完善体育教师补充机制和待遇保障机制,支持聘请优秀退役运动员为兼职体育教师,在“优师计划”“特岗计划”“国培计划”等政策中加大对农村体育教师的支持力度。

繁荣发展乡村体育文化方面,组织开展亿万农民健身活动,支持开展“一村一品”等乡村自办群众性体育特色活动;全国综合性运动会项目设置、活动策划等方面强化乡村振兴有关工作,在农民丰收节、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中增设体育健身内容;传承发展乡村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支持打造“乡村体育达人”“乡村体育网红”。

发展绿色生态体育方面,在体育场馆、健身步道等户外设施建设中推广使用绿色建材和可再生能源,发布绿色体育场馆运营评价通用规范;依托乡村山水林田湖草沙及古村落、古遗址等优势,推进国家步道体系建设,完善户外运动配套设施;扶持打造乡村特色体育游戏、特色农趣竞技、特色体育康养等沉浸式体育主题体验项目,推动生态体育多业态融合发展。

“体育搭台,经济唱戏”,体育活动的举办不仅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赛事经济也促进文体旅商农融合,给乡村带来了经济活力。下一步,国家体育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就意见各项工作细化分工,明确责任部门和工作步骤,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指导推动地方各级政府积极开展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动在乡村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体育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文言)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阿曼积极挖掘氢能发展潜力
下一篇:信托资产规模稳中有升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