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以“创新探索、深度合作”为主题的中非经贸深度合作高端研讨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此次研讨会是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项下的重要活动之一,中非政府、地方、智库、企业、金融机构及国际组织等与会代表汇聚一堂,开展深入交流研讨,为深化中非经贸领域务实合作、稳步推进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尼日尔商业部长阿哈达·阿卡奇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给非洲带来很大的经济发展动能。近年来,中国企业积极在非投资,中国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本届博览会规模之大、内容之多让我感到非常震撼。我相信中非经贸将向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必能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作为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是推动中非经贸合作深入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开辟了中非经贸合作的新增长点,形成了中国地方对非经贸合作的“湖南模式”。
国务院参事杜莹芬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亟待激活潜能、创新模式。她提出几点建议,包括在核心区改革开放建设上实施突破,打造自贸试验区内外贸易、加工仓储、物流分拨、线上线下四位一体发展的格局;建立中非经贸高端智库联盟及常态化论坛机制;设立非洲国家项目库;推进易货贸易新模式;开展仓对仓自贸机制探索,促进中非贸易;构建农工结合,贸易投资互动的非洲工业化新机制;加强对非规制规则的合作,以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重点,建设中非经贸合作标准中心等。
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副会长周晓燕表示,近几年,中国一直在拓宽非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通过贸易融资、贸易便利化措施支持非洲产品对华出口。从合作领域来看,中非经贸合作领域由传统的贸易、工程建设向数字、绿色、金融、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不断延伸。中国企业积极参与非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非洲的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媒体娱乐等行业迅速发展。
周晓燕说,非洲有着强烈的发展愿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也要看到,非洲地区贸易、投资发展受到一些不利因素影响,如基础设施落后、电子商务和金融服务发展水平较低等。下一步,双方应继续稳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畅通、产业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同时要把握新需求、新趋势,推进产业升级、数字经济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合作。
跨境电商为中非经贸合作带来了新机遇,南非的红酒、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卢旺达的辣椒酱、肯尼亚的红茶、加纳的巧克力、坦桑尼亚的腰果等各种非洲农产品及食品通过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Kilimall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杨涛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跨境电商已成为中非经贸合作中非常重要的拉动力,电商能够大量促进非洲的创业就业,电商能大大加速非洲的工业化和出口,非洲国家都具备做好电商的基础条件。随着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和4G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当地年轻人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但在传统的商贸流通中无法得到很好的满足,因此电商在非洲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在杨涛看来,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在非洲发展,应重视非洲电商人才的培养,支持非洲年轻人创业。“创业10年来我们认识到,发展非洲电商最大的制约不是基础设施,不是资金,而是人才,尤其是非洲本地的电商和物流人才。同时,还应重视和加大对非洲电商和电商基础设施的投资,特别是建立非洲海外仓。期待中非双方进一步加强电商和数字经济合作,共创中非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