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推动虚拟人产业健康规范发展

韩 鑫    2023-07-03 10:08:51    人民日报

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新技术,虚拟人产业的健康成长,有赖于技术创新和监管护航的双轮驱动

 

虚拟主播上线新闻节目、数字员工与客户在线互动、虚拟偶像亮相剧场舞台……近年来,从文娱传媒到金融科技,虚拟人产业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一大批虚拟人入职不同岗位,大显身手。相关机构预测显示,到2030年,我国虚拟人产业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成为壮大数字经济的新增长点。

作为以数字技术打造的拟人化形象,虚拟人产业之所以能蓬勃兴起,关键在于市场需求广阔、应用场景丰富。从消费端看,无论是新闻播报、舞台竞演还是生活陪伴,语气、样貌及姿态都“形似人”的虚拟人,能给人们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沉浸式交互体验,比如情感交流、娱乐服务等,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企业端看,作为企业重要的数字资产,生成速度快、生产成本低的虚拟人,不仅能助力企业降本增效、释放生产力,还能根据不同业务特点和应用场景,孵化千行千面的数字员工,从而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

虚拟人应用的步伐加快,也得益于数字技术的持续创新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当前,我国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虚拟人产业生态,虚拟人产业总体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渲染引擎和算法迭代优化,让形象更加精致细腻;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完善,为虚拟人注入“有趣的灵魂”;建模技术发展,推动虚拟人制作成本下降、周期缩短……从技术研发、内容制造到平台运营、应用推广,趋于成熟的产业链上下游,让虚拟人拥有更强健的硬件、更细腻的表情、更自动化的流程,助力虚拟人产业加快走向成熟。

产业前景可期,但挑战犹存。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新技术,虚拟人产业的健康成长,有赖于技术创新和监管护航的双轮驱动。

一方面,要在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和3D显示设备等关键核心技术上不断突破,从单向展示的身份型虚拟人向双向交互的服务型虚拟人转变,推动虚拟人加速迈入大规模应用期,为消费市场和企业服务创造更大价值。以核心技术和核心设备为依托,一大批“听得清、听得懂、会表达”的虚拟人深度融合千行百业,将成为重塑产业竞争优势的新生产力,通过更高效的产业协作,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另一方面,技术创新进入深水区、前沿地带,法治是最可靠的轨道。作为由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的新业态,虚拟人快速发展延伸出的数据安全、个人隐私保护和伦理风险需同步纳入考量。相关部门不妨紧跟创新需要,及时健全合规体系,让虚拟人产业在法治轨道上实现健康规范发展。不久前,杭州互联网法院就审理了首例涉“虚拟数字人”侵权案。依法保护打造和驱动虚拟人背后的知识产权,积极回应人工智能司法保护新需求,才能有力维护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发展数字经济是大势所趋。随着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在不远的未来,虚拟人有望成为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交互入口,为人们带来更智能、更沉浸的数字生活新体验。我国在虚拟人产业领域具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市场规模和应用场景,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深挖潜力,定能为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作出新贡献。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阿曼积极挖掘氢能发展潜力
下一篇:珠海: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