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政策发力 我国经济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邵志媛    2023-07-04 17:16:06    国际商报

日前,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3.2%和52.3%,分别比上月下降1.3和0.6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扩张区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回顾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专家指出,作为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之一,PMI涵盖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6月份制造业PMI相较于上月有小幅回升,表明经济出现了一定回升的力量,经济回升的基础也在不断巩固。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仍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下半年,在各项稳增长政策发力显效、经济复苏动能转强前景下,制造业PMI有望在三季度末前后逐步回升至扩张区间。

制造业景气水平总体有所改善

“6月份制造业PMI小幅回升,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2个环比上升,比上月增加4个,制造业景气水平总体有所改善。”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

具体来看,产需指数均有所回升。6月生产指数为50.3%,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有所加快;新订单指数为48.6%,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

部分重点行业继续扩张。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9%和51.7%,分别比上月上升0.8个和0.7个百分点。消费品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51.4%,显示消费品市场需求保持上升。

年初以来,对于订单方面的变化,广东雷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外贸部销售总监叶得塔感触颇深。她向国际商报记者坦言:“年初,国内外需求并不理想,我们一度感到非常悲观。但在春季广交会后,我们的订单数量有较为明显的增长,截至6月底,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并持续同有意向的客户深入洽谈。从销售占比来看,传统的大尺寸家用音响订单较为稳定,而便携的蓝牙音响品类已经渐渐成为主流产品,我们将研发精力更多地聚焦于这一类产品。”

非制造业方面,6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2%,继续保持扩张态势;服务业PMI为52.8%,低于上月1个百分点,仍位于扩张区间。“这表明疫情冲击消退后,各类服务行业景气度低位反弹过程仍在延续。接下来服务业持续反弹将是推动经济延续回升的主导力量。”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

此外,6月份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7%,比上月下降2.5个百分点,仍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这表明短期内基建投资还将保持较快增长水平,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房地产投资下滑影响,稳定整体投资增速。”王青说。

扩内需政策加快出台效应逐步显现

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6月制造业动能指标为二季度最高水平,预示经济反弹动能正在蓄积。但制造业景气仅小幅回升,仍在荣枯线之下,非制造业扩张速度放缓,经济仍面临较大逆风压力,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必要性进一步上升。”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

对此,记者注意到,新一批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利好政策措施正蓄势待发。6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围绕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四个方面,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商务部方面表示,将重点做好继续完善消费政策、持续办好消费活动、不断创新消费场景等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也透露,将抓紧出台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文件。

温彬称,下半年经济仍会受到国内外多种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特别是扭转预期尚需时日,但政策可在一定程度上熨平经济波动,提振需求强度,缓解下行压力。

企业方面对下半年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也持谨慎乐观态度,“虽然市场显现复苏迹象,但国际形势千变万化,每一个细微的政策变更都会给外贸企业带来影响。”叶得塔表示,不过,公司会继续投入研发,只有保持较强的产品竞争力,才能不断巩固与现有客户之间的稳定合作,并吸引更多新客户。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苏剑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接下来会有更多的扩张性政策出台,进一步提高扩大内需的综合效果,着力增强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提振企业生产投资信心,带动就业形势持续好转。

从全年来看,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当前国内经济仍处于弱复苏阶段,经济内生动力和社会有效需求仍有补强空间。但是,6月PMI反映出的各种积极信号表明我国更加有力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出台、有序实施,逆周期政策的稳信心、稳增长、扩内需效果仍较明显,经济的边际改善和稳定恢复态势仍未改变,全年各项目标大概率可以实现。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西重金奖励引导培育重点产业链
下一篇:对标高质量做强“中国制造”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