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持续巩固物流业向好势头

冯其予    2023-07-07 17:03:07    经济日报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7%,环比小幅回升,延续了我国物流业今年以来总体回升态势。当前,应持续发力,采取多种举措巩固物流业恢复向好势头。

伴随我国在扩大内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重点任务上持续发力,物流作为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重要产业,发展机遇明显增多,物流市场信心稳定回升,物流业总体保持恢复。

6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各分项指标均有所改善,表现为市场业务量和订单需求增加,就业形势好转,企业信心稳定。从业人员指数再次回升到5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等信心关联指标均处于景气区间,这都表明企业预期保持稳中向好。

6月份物流需求出现改善迹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国内情况看,物流业回升动力不明显、不均衡。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有关分析显示,业务总量和新增业务量环比回升幅度偏小,消费领域促销旺季效果不及同期,企业盈利偏低状况仍然存在。从二季度来看,物流业恢复向好势头仍需巩固。从国际情况看,外部环境动荡等不确定因素对物流稳定运行影响依然明显,物流发展存在一些风险。

不过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物流需求基础雄厚,超大市场规模优势依然明显。齐全的工业门类、合理的产业配套、较强的产业组织能力和产业链韧性是推动物流需求复苏好转的物质基础,新产业、新动能快速成长也成为物流需求恢复的重要引擎。同时,疫情发生以来,在多重超预期因素反复冲击下,物流产业展现出较强的承压能力和发展韧性。随着物流需求逐步恢复,物流运行成本稳中有降,2023年物流企业竞争力将整体稳步提升。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展望下半年,要把握好物流业发展机遇,着力将物流业向好势头保持下去。

首先,继续有力有序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血脉系统,在畅通物资周转、促进资源要素流通、优化产业空间、提升消费品质等方面意义重大。要持续加强宏观规划引导,以服务实体经济、畅通经济循环为导向,不断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延伸服务链、提升价值链。

其次,要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支持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回报水平低的基础性、公共性和准公益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促进精准扩大现代物流领域有效投资。

再次,持续助力物流企业发展。去年以来,相关部门出台强化交通物流保通保畅一系列支持政策。接下来需要着眼于精准施策,落实有关物流业的助企纾困政策,大幅提升物流行业融资效率。尤其需要助力企业解决降本增效问题,在服务、技术等多领域进行创新,通过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提升等方式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西重金奖励引导培育重点产业链
下一篇:推动暑期旅游市场升级提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