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外来的“折扣经”中国消费者为何难买账?

2023-07-17 15:22:24    国际商报

7月13日15时,2023年亚马逊中国Prime会员日悄然落下帷幕。根据官方公告,今年的Prime会员日有近2万个国际品牌、250万件新选品参与,中国地区用户独享的促销品数量同比增长300%。一连串数字无不表明亚马逊今年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外来电商的“折扣经”能否赢得中国消费者的心?

2015年,首届Prime会员日作为亚马逊周年庆配套活动举办。彼时,该活动只在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少数几个站点举行,传播声量并不大,但销量却超出预期。数据显示,2016年Prime会员日订单同比增长超60%。之后几年,Prime会员日的活动周期和范围不断扩大。2017年,中国首次加入成为活动站点。据Adobe数字经济指数显示,2022年Prime会员日期间,美国零售商的在线消费总额达到119亿美元,在线总收入同比增长8.5%。

今年,亚马逊对Prime会员日更为重视。不仅在6月21日便早早官宣预热,活动范围持续扩大,给卖家和消费者也提供了更多让利措施。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主任、高级分析师张周平认为,Prime会员日对亚马逊来说意义重大,能为其带来三重利好。一是增加销售额,会员日能吸引大量Prime会员和其他消费者参与购物,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销售额;二是增加Prime会员数量,通过提供独家优惠和促销活动吸引更多消费者成为Prime会员;三是提升品牌形象,通过Prime会员日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积极的品牌形象,强调其在价格、选择和服务方面的竞争优势。

不过,尽管Prime会员日在中国的投入资源和折扣力度都很可观,但显然还无法与中国本土电商巨头们抗衡。

一方面,国内消费者对其仍知之甚少。相关机构分析认为,和国内电商平台常态化的百亿补贴、超级品牌日不同,亚马逊Prime会员日坚持一年一次的举办频率,加之在国内市场的宣传力度有限,参与品牌和商品也不算多,无法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标签。

另一方面,亚马逊Prime会员日的时间节点基本在每年的7月中旬左右,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这一时间节点恰恰处于刚经历过“618”大促的疲惫期。不止消费潜力被透支,Prime会员日还会被消费者拿来与国内的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进行比价。而据价值研究所调查对比发现,亚马逊Prime会员日的降价商品,其商品丰富度、价格力都难以和国内巨头相比,甚至可以说,其热度与双十一、“618”等土生土长的中国电商购物节完全不在一个级别。

不止消费者不太买账,一些卖家也表现得不甚积极。宁波新东方工贸有限公司CEO朱秋城表示,今年亚马逊Prime会员日,卖家反应不一,有些卖家积极参与只准备做会员专享折扣,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广告预算和降价,还有卖家表示自己已经“摆烂”了,围观其他卖家爆单。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有不少卖家对Prime会员日的期望值在降低,除了经济的影响,流量的分散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实际上,亚马逊Prime会员日不仅在国内走得艰难,在其主场也开始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张周平表示,“亚马逊Prime会员日如今已经成为全球领域的消费盛宴。面对这块诱人的大蛋糕,今年自亚马逊宣布大促日期以来,就已经受到了包括沃尔玛电商、Target、拼多多Temu等电商平台的‘围剿’。”

众多竞争对手的下场无疑会给亚马逊带来一定的冲击。“除价格外,亚马逊还应推出更加多样化的产品选择,例如在Prime会员日提供更多种类的产品和多品类折扣,以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此外,还应进一步优化物流和配送服务,在节日大促时提高物流和配送能力,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张周平说。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亚马逊在华零售业务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商品力和价格力不足,单纯依靠品牌商家无法补充货架。而庞大的跨境卖家以及背后的产业带资源如果能加以利用,或许能帮助亚马逊打开一片新局面。(记者 刘旭颖)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西重金奖励引导培育重点产业链
下一篇: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 新西兰企业与中国大市场共舞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