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利用外资要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

2023-07-21 12:46:39    经济日报

利用外资之所以能保持稳中提质,是与中国经济的发展优势分不开的。长期以来,外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依然要高度重视吸引和利用外资。

近期,微软、特斯拉、苹果、英特尔等跨国公司高管不约而同开启中国之旅,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舆论普遍认为,这些国际商业巨头纷纷访华,是对中国营商环境投下的“信任票”,也是对中国发展前景投的“信心票”,佐证了市场上关于“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的判断。

长期以来,外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依然要高度重视吸引和利用外资。今年以来,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的大背景下,我国吸引利用外资保持基本稳定,成绩殊为不易。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引资增长7.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引资增长28.8%。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4万家,增长35.7%。

利用外资之所以能保持稳中提质,是与中国经济的发展优势分不开的。一方面,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磁吸力,持续吸引着外资企业来华投资,特别是中国市场长期稳定的较高回报率,是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难以实现的;另一方面,中国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充足的人力资源供给,为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此外,中国在营商环境上的改善也有目共睹。近年来,中国政府持续扩大市场准入,在制度开放上加快与国际接轨,采取的外商同等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等一系列政策举措,让外商来华投资既安心又放心。可以说,中国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动力源和压舱石地位难以撼动,中国仍将是外商直接投资的热土。

尽管投资中国是全球商业巨头的必选项,但也要看到,中国利用外资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一些国家出现了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思潮,民粹主义、民族主义抬头,部分长期倡导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国家也出台了一些保护主义政策。在此背景下,一些外商对贸易保护形成了一定的预期,产生了明显的误读和曲解,有的甚至沦为“惊弓之鸟”。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针对利用外资领域出现的问题,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强调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市场预期,切实回应外资企业的核心关切,确保政策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也就是说,要通过更高水平开放型体制的构建,以更优的营商环境、更畅的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聚集,在稳住现有外资存量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利用外资的增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要继续强化政策出台实施。在落实好已出台的《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等稳外资政策基础上,研究制定更大力度吸引外资的综合性政策,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畅通创新要素流动,促进内资外资企业务实合作。在评估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施效果的基础上,深入听取各方诉求,进一步研究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扩大市场准入。

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充分发挥重大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作用,协调规划、用地、用海、环评、能耗等方面问题,完善协同保障机制,深化与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协会常态化交流,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合理诉求,提升重点外资企业和项目服务时效性、精准性,以点带面吸引外资流入。支持存量外资企业良好发展,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经营和项目建设中出现的“个性化”问题,推动重点外资项目加快落地建设。

需要指出的是,未来我国利用外资要努力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特别是要把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作为重要导向,引导外资更多地向实体经济、研发创新环节流动,进一步扩大外资的溢出效应,发挥其在补链强链环节上的积极作用。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