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地方 > 正文

“二次创业”,再造一个现代化新开平

——专访中共广东省开平市委书记余中华

2023-12-20 15:02:07    人民政协网

人民政协网开平12月19日电(记者 林仪)开平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面,由江门市代管,是著名的华侨之乡、碉楼之乡、建筑之乡和文化艺术之乡。改革开放以来,开平的水暖卫浴、纺织服装、食品工业、建筑业等传统产业迅猛发展,先后5次入选全国百强县(市)。但近些年开平发展脚步逐渐放缓,诸多短板凸显出来,如县域经济量小质弱,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新征程上,开平市如何奋起直追,把高质量发展的短板转化为潜力板?记者专访了开平市委书记余中华。

记者:“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要求举全省之力来推进实施。按照省委部署,开平是如何谋划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取得了什么成效?

余中华:省委、省政府实施“百千万工程”,以头号工程的力度在政策扶持、资源要素配置等方面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强力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将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撬动起巨大发展空间,是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的难得机遇。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辐射粤西的重要节点城市,开平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例如政策叠加优势、区位交通优势、产业基础优势、生态环境优势、侨务资源优势等。我们坚信,只要牢牢把握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大机遇,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加强民生保障,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就一定能破解发展难题,把开平高质量发展的短板转化为潜力板。为此,在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开局之年,站在开平撤县设市三十周年的这个新起点上,我们锐意进取、踔厉奋发,旗帜鲜明提出要“二次创业”,以“争当试点、争创示范”的勇气和决心,全力争创省“百千万工程”示范,再造一个现代化新开平。

围绕全力争创省“百千万工程”示范,今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坚持三级书记一起抓,发展县域产业、提升城镇能级、着力强村富民,一体推进强县促镇带村,“百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

一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县域经济发展稳中有进。1至9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高于全省、江门平均水平。加快建设江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开平片区和生物医药等特色专业园区。迭代推出制造业、文旅业和农业三张“招商地图”2.0版,今年成功引进超亿元项目53个,总投资208亿元。我们全力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马冈鹅、禽蛋、茶叶、丝苗米四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探索性构建“开平优品”和“马冈优品”等“1+8”县镇两级行政区品牌矩阵,充分发挥品牌市场张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前三季度农林牧渔总产值84.37亿元,同比增长5.6%。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镇域实力持续提升。做富做旺城区镇。持续壮大三埠、长沙两个城区镇(街)综合实力,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做大做强中心镇。水口镇位列“2023年全国千强镇”榜单第404位,较去年上升13名。赤坎镇持续推进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和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中心镇建设,高水平建设赤坎华侨古镇和赤坎新区。做专做精专业镇。马冈镇入选2023年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马冈鹅预制菜产业园加快推进。龙胜镇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新兴产业。沙塘镇、月山镇积极发展生物医药、水暖卫浴等优势产业。苍城镇聚焦新材料产业集群,努力打造全国胶粘产业专业镇。做优做美特色镇。塘口镇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和“世遗廊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华南地区首家先锋书店天下粮仓书店正式开业。大沙镇获评广东区域品牌生态茶园示范镇。百合镇静脉产业园加快建设。赤水镇大力推进稳糖米、丝苗米等现代农业基地建设。金鸡镇高标准规划科普小镇,加快建设中微子科普馆。另外,作为唯一普通镇,蚬冈镇着力打造侨心馆和侨心系列产品,擦亮“蚬冈优品”品牌。

三是紧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全域推进乡村振兴。在高标准打造“世遗风韵”示范带,争创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基础上,新建3条示范带,全域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沿线已建成美丽宜居村65个。深入推进乡村风貌整体提升。加快制定完善农房风貌指引,完成11个行政村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开展22个村庄绿化美化示范村建设,巩固全市3539个“四小园”建设成果。大力实施富民兴村行动。实施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促进农村居民增收等方案,统筹各级涉农扶持资金实施产业帮扶和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推动“3亩地”模式落地,为凤朝裡文创园等农村产业项目提供用地保障。成立强镇(村)富民公司20多家、富民工坊5家,加快镇村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力争到2025年所有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强化示范引领、典型带动。开展行政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亮绩亮效”评比活动,在全市上下形成赛龙夺锦的积极氛围。高标准推进典型镇、村培育工作,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解决有关问题,以培育典型示范带动整体提升。

记者:面对这次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大机遇,你们提出“二次创业”,争当试点、争创示范,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那么,开平如何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再造一个现代化新开平?

余中华:省委黄坤明书记在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上指出,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是广东最鲜明的标识,是必须始终牢牢扭住、不断巩固发展的最关键优势。我之前参加省委组织部、省发展改革委组织的县区党政正职高质量发展能力培训暨“百千万工程”专题培训班,去浙江嘉善县、慈溪市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对当地勇于开放开拓的胸怀格局和改革创新的意识胆魄感受很深,也对省委“1310”具体部署有了更深的领悟。

当前,我们正锚定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的“走在前列”总目标,着力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对内自加压力,对外凝聚合力,努力在各项工作中争当试点、争创示范,让广大干部群众重新找回自信。比如,在市级层面,我们获批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成功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正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在镇、村层面,塘口镇正推进自然资源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百合镇茅冈村、赤坎镇南楼村正全力推进中组部红色村组织振兴试点工作。除了以上国家级试点,我们还有1个镇、10个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为了在全市营造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浓厚氛围,让争当试点、争创示范体现在具体行动上,我们将2023年确定为“狠抓落实年”,并出台实施方案,推动全市以项目化管理、清单式推进、销号制落实的方式,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为确保全市上下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我们推动督查督办与监督、巡察、审计等一体贯通、协调联动,推动各项工作真正落地见效。

记者:无论是实施“百千万工程”还是“二次创业”,开平都提出要实现“先进制造强市、文化旅游名城、山水生态家园”三大城市愿景,这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余中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先进制造强市、文化旅游名城、山水生态家园”三大城市愿景,分别对应产业、文化和生态。对于一座城市而言,产业是发展根基,文化是灵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开平具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和独特的文旅以及生态资源优势,如果我们想要在“百千万工程”和“二次创业”中有所建树,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开平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就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做好先进制造业、文化旅游业和生态环境这“三篇文章”,这既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又能走出一条具有开平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先进制造强市方面。当前,我们正全面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除了优化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外,我们还加快建设生物医药产业专业园、国际卫浴创新基地(含共性工厂)等几大产业平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制造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22年,生物医药与健康(含食品)等5大产业链实现产值超400亿元,同比增长超6%,力争到2025年,总产值超600亿元。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抓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持续做大做强制造业厚实家当,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文化旅游名城方面。我们依托世界文化遗产等特色文旅资源,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赤坎华侨古镇“引擎”作用,积极引进多种业态,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并以独特的侨乡文化的影响力,向海内外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江门故事、开平故事,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名城”。当前,我们正在以赤坎华侨古镇和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5A级景区为重点,加快引进一批高端民宿、文创类、体育综合项目,带动开平和周边地区相关产业发展,全力争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山水生态家园方面。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美开平生态建设成效初显。2023年“两山”建设重点项目62项,总投资近60亿元。孔雀湖成为珠三角地区第一批国家湿地公园。2023年全省首个县(区)级国家储备林项目成功落地。在江门地区率先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当前,我们正稳步推进“两山”基地建设工作,高标准建设省第一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城市,全力创建“低碳示范城市”“无废城市”,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三大城市愿景,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也符合开平的实际。我们希望借这些愿景,汇聚各方力量,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把手中的“施工图”转化为大地的“实景画”。

记者:开平市政协党组是如何认识省委“百千万工程”的,又是如何发挥作用助力“百千万工程”的?

余中华:开平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拥有得天独厚的侨务资源优势,开平政协港澳委员比例占委员总数达到10%,是政协协商民主、凝聚共识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开平市政协党组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对“百千万工程”这项头号工程高度重视,始终注重加强学习,始终心系开平发展,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特别是充分发挥港澳政协委员“双重积极作用”,为市委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建言献策、凝心聚力,更好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再造一个现代化新开平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做得比较有特色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市政协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认真履职,不断加强对事关开平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问题的前瞻研究,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建议。政协委员围绕制造业当家、壮大建筑业、推进行政区品牌建设等重要工作部署,深入建言协商,助力开平产业振兴。2022年以来,政协提案共立案201件,其中经济建设类提案38件,占比19%。2022年“一号提案”《关于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的建议》,共推动45家企业加入“开平市金融绿色项目库”,获得授信总金额53.66亿元,融资额达22.88亿元,有力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同时,市政协做好优化营商环境与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合,将助推营商环境优化作为履职的重要内容,在江门率先建立市政协领导联系委员企业制度,对110多家委员企业开展走访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提振发展信心。2022年以来,市政协组织专家就共同推进行政区品牌建设向市政协常委、企业委员作专题授课,并编印了《开平优品》宣传彩册,主动对接澳门供应商联合会,向全体委员、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积极推介开平行政区品牌,相关成果在推动行政区品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在引导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中担当作为。开平是“中国建筑之乡”,开平市政协就有8名常委、35名委员来自建筑业及相关领域,分别约占19%、17%。市政协积极引导建筑业委员企业落实市委工作要求,发挥企业资本、技术、人才和市场优势,整合资源力量,参与推进“百千万工程”,共同打造惠民项目,擦亮开平“中国建筑之乡”名片。在委员企业带动下,全市23家建筑业企业与16个镇(街)、管委会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目前进入帮扶建设项目库项目269个,总投资22.6亿元。

三是助力和美乡村建设。广大政协委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担当作为,踊跃投身到和美乡村建设中来,在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协委员谢沃根在塘口镇凤仪里打造碉楼村落景区,利用圩镇民居改造成特色乡村民宿“乡遇民宿”,推动碉楼活化与乡村振兴一体化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和美乡村建设添砖加瓦,其本人也获评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乡村规划管理专业正高级工程师。同时,政协委员结合各自调研情况,从不同角度建言献策,提出了“做大做强马冈鹅产业”“打造优质农产品综合服务平台”“促进预制菜产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提案。市政协委员余晓文引进澳门青年施珊珊团队南美白对虾现代化智慧养殖项目,总投资5300万元,年产值预计超亿元,以智慧农业助推开平乡村振兴。此外,市政协通过组织专题视察、督办座谈会、协商议政座谈会、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等方式加强对提案的督办,推动协商成果落地见效,为推动开平市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和争创省“百千万工程”示范贡献了政协力量。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河南省获嘉县城关镇后寺村获评“2023年度全国十大美丽乡村”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