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党建 > 正文

广西崇左江州区:

一根甘蔗承载的“甜蜜生活”

2023-02-02 16:28:15    光明日报

一片片蔗海丰收在望,一栋栋楼房错落有致,一家家民宿开门迎客……开年之际,走进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卜花村,一派繁荣发展的新农村景象呈现在眼前。

“村里家家户户建起了新楼房,许多农户买了小汽车,这都是甘蔗的功劳!”卜花村村民陈庆华脸上洋溢着喜悦,“一根甘蔗,让我们过上了‘甜蜜生活’!”

江州区有43.5万人,甘蔗种植面积115万亩,蔗农达16万人。“我们用一根甘蔗撬动乡村振兴‘共富路’,不断夯实民族地区发展根基,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江州区委书记梁金昌告诉记者,2021/2022年榨季,江州区入厂原料蔗579.8万吨,产糖71.5万吨,产蔗产糖量均居全国县级首位,蔗农人均种蔗收入超1.8万元。

党群联建 产业“共育”

“18.51公斤!”这是3根甘蔗的重量,48岁的壮家汉子韦金权十分兴奋,“有戏”!

举办甘蔗大王比赛,是当地每年新榨季来临前的一项重要活动。果然,韦金权荣膺本年度“甘蔗大王”。“我们家种植甘蔗30亩,前些年亩产不到4吨,这几年增到6.5吨以上,年收入稳定在9万元以上。”韦金权高兴地说。

甘蔗增产从哪里来?韦金权一语道破:“来自糖料蔗‘双高’(高产高糖)基地建设。”

江州区通过党群共建蔗糖生产“第一车间”,先后引进14家龙头企业,引导农民成立400多家专业合作社,投入财政奖补资金14亿元,建成“双高”基地60万亩。

“‘双高’基地平均亩产达6吨以上,甘蔗糖分达14%以上,为蔗农增收奠定扎实基础。”江州区糖业局局长金琪辉说。

甘蔗生产是江州区支柱产业,被列入全国首个甘蔗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被认定为全国唯一的区域性甘蔗良种繁育基地。江州区通过党委“领航”、支部“带路”、党员“先行”、群众“跟跑”、人才“服务”联动方式,把甘蔗产业耕耘成最甜蜜的事业,实现党建与产业互融共进、协调发展。

梁金昌说,各乡镇党委、各村党支部把发展甘蔗产业作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一个突破点,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力保障。

政企联建 政策“共惠”

“种甘蔗每亩收入2万多元,比过去强多了。”江州区那隆镇岜王村农民叶南蔚说。去年,叶南蔚把7亩柑橘地平整一新,改种上了甘蔗,所需的蔗种、化肥和机耕费等,都由政府和蔗糖企业补贴。

江州区推动政企联建,一方面扶优做强制糖企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发展酵母、造纸、生物有机肥等糖业循环经济,拉长产业链条;另一方面引导企业通过蔗区道路建设、结对帮扶、优先聘用脱贫户到企业工作等方式,反哺“第一车间”。

近年,江州区5家糖企每年投入3.5亿元,出台对甘蔗“双高”基地项目、蔗农的肥料蔗种、机械化种植和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让蔗农普遍受益。

“我们种甘蔗都与糖厂签合同保价收购。糖厂付蔗款快,加上国家有补贴,大伙种蔗信心更足了。”罗白乡强胜村蔗农黄和日说,广西放开甘蔗价格和市场后,企业一星期内就能完成蔗款兑付,农民种蔗积极性提高,企业原料来源也得到了保障。

与此同时,江州区投入540万元产业帮扶资金建立合作基金,推动36个脱贫村与5家制糖企业共同发展甘蔗生产,蔗糖企业每年按股份给予脱贫村分红5万元作为村集体收入。

项目联动 农商“共富”

春节刚过,崇左湘桂循环经济产业园内,酵母厂、肥料厂、造纸厂、饲料厂纷纷加足马力生产。“4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月产量1000多吨,销售渠道畅通,大部分用于出口。”江州区湘桂乐斯福酵母厂负责人朱晓青说。

“目前,一大批重点项目落户江州区,甘蔗榨糖,蔗渣造纸,蔗叶、制糖滤泥开发成有机肥,废蜜糖生产酵母,废水处理后灌溉农田,实现将一根甘蔗‘吃干榨尽’。”江州区工信局局长马志林说,去年崇左湘桂循环经济产业园产值达130亿元。

在重点项目带动下,一大批蔗农通过甘蔗种植走上致富路。

江州区左州镇渠西村村民甘友谊与甘蔗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家里近60亩土地种植甘蔗近30年。“我家去年卖蔗收入20万元。”甘友谊高兴地告诉记者,这些年通过种植甘蔗,住进了新楼房,开上了小汽车,也在城区买了房子。

种植甘蔗,让江州区16万蔗农携手奔小康。江州区区长李红兰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动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让边疆民族地区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陆华勇 蒙晓青)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村级集体经济筑牢乡村振兴“基座”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