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培育塑造高素质的党校人才队伍

2023-05-26 11:39:17    学习时报

坚守党校初心,就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要把质量立校作为办学治校的生命工程。坚持质量立校,培育塑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党校人才队伍是关键。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委党校聚焦党校人才队伍建设,把牢政治方向、创新体制机制、搭建赋能平台、凝聚团队合力,有效激发了党校各类人才的发展活力。
  政治立人,擦亮干成事的底色。党校作为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的主阵地,党校人首先就要成为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模范践行者。绍兴市委党校始终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人才队伍建设的首位,把党校姓党要求融入党校人才引育管用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一是融入人才引进过程。增设党建研究中心,成立全市党校系统“党建引领共同富裕”教研创新团队,同时加大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学科人才引进力度,两年来引进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8人,不断强化专业人才队伍支撑。二是融入人才培育过程。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体教职工头脑,做到教育者先学、先悟、先行。通过开设阅文室,定时定点开展上级党政重要文件学习研读活动,引导广大教职工加强理论和时事政策学习,主动聚焦党的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文发声,在实践中提升教职工理论水平。三是融入人才使用过程。推动市县党校联动,全市域打造“名士乡·胆剑魂”党性教育课程品牌,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能力培训教学工作提升。要求每名教师都有一门专业导向突出、学术分量厚重、有较高知名度的课程,着力研发、创新、培育、完善一批符合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规律、彰显新时代绍兴特色的党性教育核心课程。
  机制聚人,激发想干事的动力。不断吸引高层次人才加入党校,必须要在体制机制上寻求创新突破,为人才搭建有吸引力的晋升和发展平台。绍兴市委党校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多种措施,探索拓宽职称职务管理渠道,不断优化党校人才队伍结构和质量。一是扩大高级岗位比例,打破职称评定“瓶颈”。2021年,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政策支持,正高级专业技术职数从7个增加到13个,高级职称人数在专职教师中占比达到60%。2022年党校教师首次获聘二级教授,实现校职称聘任史上的重大突破。二是树牢优绩优酬导向,收入激励求实效。每年在非主体班次培训收入中统筹安排教研奖励基金,用于奖优奖先,促进出名师、出精品。随着近年来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和业绩的稳步提升,逐渐扩大教研奖励基金池、提升教研业绩奖励标准、完善业绩考核奖励机制,大大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融合集体个体发展,拓宽干部成长通道。注重将党的中心任务、党校事业和教职工个人发展相结合,2年来新增党建研究中心、人才发展研究中心2个内设处室,不断拓宽职务晋升空间,帮助能实干、有实绩的人才快速成长。
  事业育人,提供能干事的舞台。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施展才华的专业化平台,是党校加快人才队伍成长的必由之路。绍兴市委党校在原有实践锻炼、进修访学等行之有效的培育途径基础上,围绕教研咨宣主责主业搭建人才赋能平台,为教职工特别是青年教职工搭建提升能力、展示自我的舞台。一是创新精品课孵化训练营模式。专业导师团对入营教师进行全方位、多对一指导,2022年孵化出的6门课程中,2门获得省级精品课,1门入选全省党校系统“浙里好课”。二是组建国家课题集体攻坚组。组织教师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题酝酿、标书撰写进行持续打磨、集体攻关,取得显著成效。三是开展全市党校系统月度调研沙龙。累计开展“专家眼中的好标书”“编者眼中的好文章”“智库眼中的好咨政”等系列培训18期,助力教师2022年以来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在“三报一刊”理论版发表文章3篇,实现数量和档次双突破。四是成立党校青年发展中心。以40周岁以下青年教职工为主体成立青年发展中心,有计划地开展理论学习、基层调研、成果交流、宣传宣讲等活动,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学干研一体化建设。中心成员参与完成党校集体著作1部,撰写研究报告50余篇,录制微党课视频33个,3名成员获得全市“青年宣讲新秀”称号,1门课程获全省党校系统英文宣讲优秀课程奖。
  团队助人,凝聚齐干事的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党校所有财富中,教师和其他各类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教师队伍和公务员队伍都是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党校事业发展离不开两支队伍的协同发展、同频共振,而其中的青年人才更是党校事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绍兴市委党校持续深化“师徒结对”制度,推动教师和公务员“两支队伍”协同发展,全方位锻造符合青年成长规律的培养链条,在全校上下凝聚“学着干、比着干、帮着干、一起干”的团队合力。一是深化“师徒结对”制度。每年选聘政治过硬、业务扎实、学风严谨、品德高尚的校内资深教师担任新进教师导师,以工作与生活双重“传帮带”引导新进教师快速融入党校生活、提升教研能力。经过10年的接续努力,一些当年的“徒弟”已经成长为各自领域的学术骨干乃至新一代导师。2023年启动新录用公务员“青蓝工程”成长帮带工作,选取政治素质好、工作经验丰富、实绩突出、作风务实的干部作为新录用公务员帮带人,构建起“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共研共学共促体系。二是推动“两支队伍”协同发展。党校的公务员无论职务高低,都要走上讲台、走下基层、走入学员、走进社会,担任教研班主任、开展专题宣讲、承担课题研究、撰写理论文章,深度参与教研咨宣各项工作。近年来坚持在全体教职工范围内开展调研报告评比、理论文章评比、设立专项课题、举行宣讲比赛,将教师的理论研究优势和公务员的实践经验优势深度融合,构建“教师带动+公务员参与”的教研咨宣协同发展模式,凝聚干事创业合力。
  (作者系浙江省绍兴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黄奇凡)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创新机制推动党性教育入眼更入心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