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纪检监察干部应把握好的“十个度”

2023-07-24 11:58:35    学习时报

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纪检监察干部承担着正风肃纪、纯洁干部队伍的历史重任,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勇挑重担、敢打硬仗,准确把握好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十个度”,把自己锻造成为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硬钢铁”。
  对党忠诚的纯度。天下至德,莫大于忠。政治过硬、对党忠诚是纪检监察干部最本质的政治要求。忠诚才可靠,可靠才堪用。必须做到自觉地、绝对地、纯粹地、无条件地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纪检监察事业。任何时候都做到光明磊落、襟怀坦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忠心听党话、铁心跟党走。
  理论修养的高度。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没有足够的理论清醒,思想就会“生锈”,行动就会走偏。要把加强党的理论素养作为必修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在学思践悟中担当初心使命。
  胸怀大局的气度。器量须大,心境须宽。在纪检监察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无形战场上,从来不乏刀光剑影,也难免会受委屈落抱怨,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这就要求纪检干部拥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胸怀和气度,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以敢于担当的浩然正气、恢宏志气、铮铮骨气,主持公道、伸张正义、惩恶扬善。
  纪法素养的厚度。律令格式,为政之本。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是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的依据和准绳。纪检监察工作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严肃性,要深刻理解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讲政治和讲法治的内在一致性,养成纪法双施双守的思维习惯,学会用规范的程序来保障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职能的有效发挥。
  敢于斗争的刚度。人若无志,纯铁无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是一场输不起也绝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纪检监察干部生来就是和矛盾、问题打交道,和破坏党的团结统一、影响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人和事作斗争的,务必炼就“金刚不坏之身”、练就高超的斗争本领。当前,腐败和反腐败较量依然激烈,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急难险重”是检验纪检监察干部忠诚担当的试金石、锤炼纪检监察“铁军”的重要战场,唯有敢于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手的山芋,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去,方能在正风肃纪之路上不辱使命。
  言行举止的刻度。小节不可小视,小处不可随便。王阳明弟子与其有以下对话:“己私难克,奈何?”“能克己,方能成己。”克己,本质上是一种深度的自律。纪检监察干部维护政治权威、执行纪法规定、守护公平正义,面对的监督受到的关注更多,更要谨言慎行、藏锋藏慧,做到出言有尺、行为有度。
  交往交友的尺度。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别有用心之人挖空心思、处心积虑的“围猎”;各种“朋友”“老乡”“同学”“企业家”的“无事不登三宝殿”,令人防不胜防。这都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在结交朋友方面要慎之又慎,做到心中有数、往来有度,清清爽爽、干干净净。
  管家治家的力度。严是修身之要,唯严者邪不侵身。家风连着党风,家廉才能政廉。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党风政风的大事。干部作风是社会风气之源,己身不正焉能正人?纪检监察干部要树立“先正己、先做人”的理念,把管好“身边人”作为正己的起点,正确处理自律和他律、信任和监督、原则和感情的关系,筑牢“防火墙”,做到廉洁齐家。
  作风严谨的精度。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纪检监察工作贵在精准、难在精准,必须在精准上下功夫,自觉培养严谨细致的作风,不断提高监督执纪问责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公信力。善于从小处着手,保持“严、细、深、实”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严格划分“失误、错误”与“违纪、违法”的界限,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恰当。
  处事科学的法度。章法有度,自成方圆。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用、纪法情理贯通融合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重要历史经验。必须一以贯之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公道正派的立场核查问题,以坚守原则、讲究政策的原则处理问题,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激励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作者系河南省纪委监委宣传部副部长鲁浩 )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马锡五审判方式”助推诉源治理工作打造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
下一篇: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