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沉浸式传播让理论传播活起来

2023-09-25 11:09:15    学习时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沉浸式传播成为理论传播的重要途径。沉浸式传播是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它是以人为中心、以连接了所有媒介形态的人类大环境为载体而实现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传播。
  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沉浸式传播呈现一些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受众为中心,注重人的感官体验。大数据、VR、5G等新技术为理论传播赋能,所有的传播手段都是围绕受众如何接收和理解理论而展开,服务于人的感官、情绪和认知。二是超越时空边界。沉浸式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实时接收和传递信息,实现了实时“在场”的互动式体验。三是全媒体融合。沉浸式传播除了传统媒体的文字、图像、声音等,还涵盖短视频、直播、VR等信息媒介,这些媒介最大的优势就是能让受众有身临其境、仿佛置身第一现场的直观感受。让理论传播从文字表达向声光电集成转变,实现传播方式从单向性向多元互动转变,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感官,让受众沉浸在理论传播的氛围里,进一步拓展传播空间,提升传播效能。
  在全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传播非常迅速,受众对身体与情感“在场”的需求愈发强烈。运用沉浸式传播方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成为一个新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更好为受众营造一种“沉浸感”,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深刻的道理生动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增强受众感官的“在场”和情感的“共情”,让理论传播更加鲜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聚焦体验感受,提升理论传播感染力度
  在开展理论传播过程中,应注重把握沉浸式理论传播规律,注重受众体验感受,综合分析理论传播对象的类型、特点、需求和心理,优化理论传播方式,切实提升理论传播的感染力。
  突出现场体验。通过营造身在第一现场的体验感,运用新媒介实现感官的身临其境,用氛围营造实现情感升华,用创意方式实现情景角色交互体验,使受众产生“感官共振”的沉浸式体验,使人的传播主体性得到“在场”和回归,引导受众沉浸其中,实现理论传播从被动接收到感官“在场”,再到交互式参与,实现理论传播的飞跃。
  突出情感代入。“沉浸式”体验不只停留在感官层面,更强调情感的投入,是发挥受众主观能动的一种体现。让受众在身临其境的同时代入情感,发生移情效应。通过震撼的听觉、视觉等多维感官刺激调动受众的情绪响应,带动受众完成心理迁移,沉浸其中产生情感上的“共情”。
  突出思维启迪。理论的沉浸式传播不同于一般的沉浸式游戏等虚拟场景,不是走马观花或蜻蜓点水式的浮光掠影,而是要有沉浸式思考。通过“在场”和“共情”让受众感悟理论、接受理论、启迪思维,做到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情感认同上升到理论认同,进一步增强理论传播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聚焦思想引领,提升理论传播影响广度
  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质量,取决于理论本身,也取决于传播主体和手段,所以在沉浸式理论传播过程中要强化思想引领,从受众心理出发,转变话语方式和传播方式,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优化内容供给。理论传播,核心是内容的传播。内容是理论传播的“根”和“魂”,是理论思想的核心所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以技术营造逼真的“在场”环境,更需要生产符合人们心理需求和精神需要的产品,实现受众情感的“在场”。提炼有理论深度和思想高度的内容观点,精准把握心理契合点、利益共同点、改革切入点、思想共识点和情感共鸣点,推出更多有思想高度的理论内容产品。
  树立受众思维。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习惯、偏好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受众的需求也在不断调整,把握受众的需求决定着理论传播的效果。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对象,重点是党员和领导干部,也包括青年、学生、群众等群体,每个受众群体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各有不同。这就需要探索建立分众化、差异化传播机制,把握受众的需求特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党的理论传播矩阵,达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
  转换话语方式。理论阵地是理论武装工作的物质载体和外在表现,是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源头供给。生硬的说教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地吸引人们的注意,达不到理论宣传的目的。这就需要从供给侧转变传播话语方式,注重理论的“轻传播”,善于将理论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用小切口讲大道理,做足做好通俗化、大众化这篇文章,使“高大上”的理论阐述变得更接地气,让受众愿意听、听得懂、能管用。
  聚焦学用结合,提升理论传播转化效度
  传播是共享信息的过程,是信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交互式双向流动。沉浸式理论传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落在凝聚共识,增强思想认同和行动认同,凝聚发展的强大动力上。在沉浸式理论传播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理论传播的成果转化。
  让理论转化为发展的方法论。从经济社会层面来看,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终要落脚到促进工作、推动发展上来。因此,理论传播要与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相结合,与党委、政府正在做的事情紧密结合,与各领域各行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岗位特点、工作职责相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的转化中把对策找精准、把措施弄具体,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行业领域的可视化的具体实践对策建议,让党的创新理论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让理论转化为干事的精气神。党的创新理论力量见之于武装头脑、凝心铸魂上。从党员干部层面来看,领导干部既是理论传播的重要主体,又是理论传播的重要受众。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就是要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熟练掌握其中蕴涵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推动事业发展,把理论传播的成果转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夯实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凝聚全体党员干部真抓实干的强大合力。
  让理论转化为共同的价值观。从群众层面来看,理论传播要回归到群众工作这个本源、本质上来。通过沉浸式、多元化、大众化的理论传播,让理论传播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努力做到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让群众从理论中感染浸润,从理论学习中增强理论获得感、精神力量,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让理论传播的过程变成密切联系群众、凝聚社会共识、巩固扩大群众基础的过程。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行政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曹阳昭〕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多措并举探索基层党校发展新路
下一篇: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探索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特色党建工作新模式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