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房产 > 正文

京沪两地房贷首付比例、利率双降 多家银行跟进调整

彭 妍    2023-12-18 11:57:50    证券日报

近期,北京、上海两地调整优化了多项房地产政策。《证券日报》记者从北京、上海地区银行处获悉,多家银行已开始执行最新房贷标准。

受访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北京、上海的政策调整力度较大,不仅减轻了购房者负担,提振了市场信心;还盘活了市场,刺激了消费,特别是对刚需和改善性需求形成利好。

多家银行已执行房贷新政

12月14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优化本市普通住房标准和个人住房贷款政策的通知》。同日,上海宣布自12月15日起调整普通住房标准和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其中,对普通住房标准、购房首付比例、房贷利率等政策作了调整。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上海房地产新政可视为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一个具体落实。另外,9月份之后楼市持续处于调整阶段,而11月份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降幅都有扩大。这也增加了房地产支持政策加码的必要性,同时也意味着2024年房地产支持政策将持续加码,政策“工具箱”在降低购房门槛、下调居民房贷利率等方面还有较大空间。

记者了解到,从12月15日起,北京、上海地区的多家银行已正式执行房贷新政。北京一家国有大行某支行个贷部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从12月15日起新办贷款按照新的政策执行,城六区内、城六区外首套房贷利率分别为4.3%、4.2%,二套分别为4.8%、4.75%。另外,新发放的首套房贷款首付比例最低下调至30%,二套房首付比例最低为40%。

北京另一家国有大行某支行个贷部工作人员也表示,新办房贷利率已于12月15日开始调整。另外,对于贷款购买首套住房的居民家庭,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对于贷款购买二套住房的居民家庭,所购住房位于城六区的,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所购住房位于城六区以外的,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同时,房贷利率年限也从之前的25年调整为30年。

上海一家国有大行某支行个贷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12月15日起,该行首套房贷款利率降至4.1%,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二套房主城区房贷利率4.5%,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非主城区房贷利率4.4%,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

上述银行工作人员均强调,本次调整仅涉及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不涉及存量房贷。对于已经签约但还没有放款的客户,也可以按新政调整。

“继深圳之后,北京、上海两个一线城市也从需求端入手,加大对商品房市场的支持力度。一线城市的商品房在全国房地产市场占比不高,但其房贷政策的调整具有很强的风向标作用。”王青表示,后续其他城市也会跟进出台力度更大的措施,除了降低购房门槛、下调房贷利率外,还会进行房地产购置环节税费减免,适度发放购房券,加大公积金购房支持力度等。

银行资产质量有望边际改善

房地产政策边际宽松,也将会给银行业务带来利好。广东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北京、上海两地调整优化多项房地产政策,有利于稳定银行的房地产信贷规模,稳资产价格,稳定市场预期。

“银行信贷结构中,住房贷款是相对优质的贷款,银行也愿意去增加投放。降低房贷利率可以提振居民贷款购房意愿,从而增加银行信贷投放规模。”李宇嘉进一步表示。

在王青看来,未来在房贷利率下调的带动下,2024年银行净息差还有进一步收窄压力。不过,伴随楼市支持政策加码,新发放居民房贷规模会随之放大,这会有助于缓解银行“资产荒”压力。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当前稳定房地产市场信心,特别是促进房价预期企稳和销售恢复是缓解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关键,除了逆周期的金融政策(包括信贷支持、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调等)之外,通过财政和准财政等方式保交楼、稳信心也有利于房地产主体信用的改善,对于银行而言,房地产市场企稳有助于改善资产质量预期,特别是开发贷占比较高的股份行和按揭贷款占比较高的国有大行。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上海两地降低按揭贷款利率下限和最低首付要求,调整普宅认定标准,有利于促进有效需求释放,预计明年房地产投资和消费将企稳反弹。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土地出让为何恢复“价高者得”?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