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倡导仲景精神 弘扬中医文化

2023-06-13 11:11:48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我国中医药数千年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医家,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推动了中医薪火相传,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医学精神则成为了中医药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众多名医名家中,张仲景无疑是一位传奇人物。作为中医先贤,张仲景不仅被后世尊为“医圣”,所著鸿篇巨著《伤寒杂病论》亦被誉为“方书之祖”。一定程度上,张仲景代表了中医历史上的最高智慧,而他终其一生生动诠释的“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拼搏进取精神、“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医学发展精神、“客观唯实、科学求是”的治学精神和“医风严谨、临证审慎”的执业精神,在整个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勾勒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医药学之所以流传千百年而历久弥新,正是得益于以张仲景为代表的中医先贤所作出的艰苦卓绝的贡献。张仲景们不仅留下了经典方药,更留下了跨越千年仍熠熠生辉的医学精神。

一、“医学乃安身立命之根本”与“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医学精神

在《伤寒论原序》中,张仲景强调“医学乃安身立命之根本”,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医学精神。

其一,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必须高度重视医学价值。张仲景曰:“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趋世之士,弛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在他看来,很多人将追名逐利放在首位而忽视对生命和健康的维护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其二,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必须充分认识医学意义。张仲景言:“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充分强调了医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为他人服务,更可以保养自身。

其三,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必须全面审视缺失医学面临的危境。张仲景以为:“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充分体现了出对于患者因缺乏医术而不能自救的深切遗憾与忧虑。

二、大难之后奋发图强与“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医学精神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据此可见,张仲景原本属于一个大家族,但不到十年之间因病亡故了三分之二以上的亲人。面对如此困境,张仲景没有纠溺于悲痛,也没有畏惧病厄,反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将悲痛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勇攀医学高峰。

事实上,医学史上很多古今医家都始于苦难而成于坚韧,如:唐代名医孙思邈因“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而致力医学;宋代名医许叔微“予年十一,连遭家祸,……誓欲以救物为心”;金元医家朱丹溪“因追念先子之内伤,伯考之瞀闷,叔考之鼻衄,幼弟之腿痛,室人之积痰,一皆殁于药之误也。心胆摧裂,痛不可追……遂朝夕钻研”……所有这些案例表明:中医药学术的推动与发展,往往与医家在经受艰难困苦之后的奋发图强密切相关。以张仲景为代表的中医前辈正是发扬了“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精神,推动中医药学赓续发展。

三、“勤求古训而博采众方”与“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医学精神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与命脉。其中,“传承”是中医药根深叶茂、本固枝荣之根,“创新”则是中医药发展的活力之源。

纵观张仲景的医学实践,恰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诠释。“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所谓“勤求古训”,即是要深入研究包括《黄帝内经》在内的古代诸家经典原著,实为“传承”之意;而“博采众方”,则可视为“创新”,指既要学采各家之长,更要不拘一格创制新方、创新用法。在医学的传承上,张氏最为反对治学的“不专”与“守旧,如其曰”“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指出当时的医学弊像是很多医者既不能沉潜钻研经典医著,又在医学上守旧拘泥于家传技艺,这对于中医药学的传承无疑有着极大的伤害。

四、“观其脉证而随证治之”与“客观唯实、科学求是”的医学精神

张仲景在临证中继承了古代典籍的理论与方药,但在实践中却化繁为简,“观其脉证而随证治之”,充分体现了“客观唯实、科学求是”的医学精神。如其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道破了临证辨证论治思想的核心所在,再如辨治少阳病有言“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简单明了、一语中的,还有如见兼证合方、见兼症加减药物等,既体现出临证处方极强的原则性,又体现出随证、症加减用药高度的灵活性。因此,张仲景被视为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最佳典范。

今天,以“清肺排毒汤”为核心处方的中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案,正是在张氏经方“麻杏甘石汤”“五苓散”“小柴胡汤”“射干麻黄汤”基础上化裁而来,生动演绎了辨证论治的临床应用,为后世明确示范。之所以《伤寒杂病论》能呈现出不同以往而更具实践价值的医学著述,正在于其能客观唯实、科学求是的阐发临床实际,这是中医学尤为可贵而必须坚持的医学精神。

五、批判不良医疗行为与“医风严谨、临证审慎”的医学精神

作为一门与生命、健康、疾病打交道的学问,医学乃“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因此,医学职业天然的对从业人员品质有着极高的要求。但在历朝历代医疗实践中,医生职业群体人员的素质、品德、技艺参差不齐。

针对一些医者仅凭三言两语完成诊断,面对患者不及细察、片刻之间便急不可待的处方用药,而至于切脉、望诊皆是草草了事、走走过场的现象,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中进行了痛斥:“观今之医……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如此一针见血的描述充分体现了张仲景“医风严谨、临证审慎”的医学精神。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仲景精神是医圣张仲景终其一生,依托其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凝结而成的。今天,深刻诠释并倡导仲景精神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的本质要求,更是推动中医在新时代行稳致远的精神力量。广大中医人应自觉传承中医文化、赓续仲景精神、强化使命担当,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医药学院院长 何清湖,湖南中医药大学 孙相如)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夏季食源性疾病高发 专家教你如何预防“病从口入”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