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巴中恩阳公安:积极推动社会治理向“深耕善治”转型

2023-03-24 10:51:54   

今年以来,四川省巴中市公安局恩阳区分局(以下简称“恩阳公安”)积极响应四川省公安厅党委三年“深耕计划”号令,推动社会治理由“控事稳局”向“深耕善治”转型,分局结合自身实际,从“小、细、微”处着手发力,着力“深耕善治”微探索,持续释放基层社会治理“大能量”。

深耕“小警情”,促进“大稳定”

恩阳公安坚持警情即稳情,常态做好“小警情”梳理研判,特别是婚恋情感、劳资债务、家庭邻里等易引发潜在极端案事件警情,按照“日调度,周巡查,重点研判,定期‘回头看’,特殊必复盘”的工作思路,实现“小警情”从“认知”到“感知”的升华。坚持“危险+1”意识,提升处警民警“嗅觉”能力和应变处置能力,放大“小警情”背后深层次问题,让警力、装备围着警情走,动态调整警力部署和装备配置,确保处警过程中潜在的武力升级行为能够安全稳妥处置,严防“小警情”演变成“大稳定”案事件,建立小警情闭环处置体系,有效防止“民转刑、刑转命”等极端案事件发生。

深耕“小诉求”,赢取“大民心”

恩阳公安大力践行“民意主导警务”理念,把民情、民意作为警务工作“晴雨表”,在全区开展民生诉求“大起底”专项行动,对涉公安领域矛盾纠纷、信访事项、利益诉求、意见建议等进行全方位、各领域、多层次大排查、大收集,并分级分类同步开展大整改、大化解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赢得群众高度认可。1月以来,恩阳公安累计收集涉公安领域民生诉求事项8类41个,已解决36个,尤其是化解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及党委政府重点盯办事项4件。1至3月份,全区公安社会化评价工作位居全市第一。

深耕“小隐患”,构建“大安全”

小隐患事关大安全。恩阳公安针对全区公安机关执法办案、日常勤务、巡逻防控和治安管理等工作中存在的“小隐患”,探索并建立复盘式研判、隐患清单式整改、源头户籍式管理、宣教靶向式推送“四项机制”,在“四川e治采”平台功能基础上,加强与中国移动巴中分公司合作,研发“‘一标三实’扫码采”微信小程序。着力智慧安全监管建设探索,研发“基层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风险隐患智能采集、信息研判、实时预警,联合辖区职能部门对“水、电、油、气、矿”等民生设施以及道路交通、民爆危化物品、森林防灭火、内部安全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通过日常查、突击看、随机抽、反复督、重点宣等方式,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进行实时排查整治,累计消除整改各类风险隐患238起(次),向主管部门推送风险隐患107起,全区非正常死亡、交通亡人事故、火灾事故同比持续下降,民爆化危物品零丢失、零被盗、零事故,连续实现9年未发生一起较大以上安全责任事故。

深耕“小案件”,累积“大平安”

恩阳公安牢固树立“小案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工作理念,梳理研判近三年全区警情、案件规律特点,针对性对传统盗抢骗、电信网络诈骗等“小案”“可防性案件”提出打防策略,坚持“技防”和“心防”两手抓、两手硬,通过社会招录的方式,选聘3名计算机专业人才实体化运行反诈中心,实现人员、手段、资源三集中,“打防研”一体化,在政工、治安抽调2人专职反诈“防宣专班”,持续做实反诈宣传,提升宣传效果,全力压降发案。此外,恩阳公安加强与华为、哈工大等科研院所合作,研发“云捕”“智启云”等数据分析软件,为打击破案提供支撑。今年1-2月,恩阳公安共立电诈案件31件,同比下降6.1%,破电诈及关联性犯罪案件17件,同比上升466.7%,财产损失107.47万,同比下降13.54%,抓获嫌疑人54人,同比上升18.75%,反诈工作实现“两升两降”良好态势,立传统侵财案件21件,同比下降25%,破7件,同比上升16.7%,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恩阳区公安分局供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哈尔滨市公安局:强化警容风纪 抓实内部管理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