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举办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预测2023年小麦赤霉病在安徽省自然发生面积410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95.5%左右,全省需预防面积约8200万亩次,防控形势严峻,防控任务艰巨。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潘鑫介绍,针对全省小麦赤霉病重发态势,为确保今年夏粮生产首战告捷,该厅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采取加强组织保障、加强要素投入、加强宣传服务、加强统防统治、加强考核督导等五项措施,突出抓好小麦“一喷三防”作业,坚决打赢小麦赤霉病防控攻坚战。
加强统防统治,落实三项措施。落实统一招标,县乡两级政府积极作为,提前谋划、筹措资金开展统防统治服务、防控药剂统一招标。鼓励和支持各地组织开展整建制统防统治,切实提高小麦赤霉病防控效率和效果。落实统一防治,充分发挥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在防控赤霉病中的作用,抓住防控关键时期、关键节点,及时组织开展统防统治和小农户的代防代治,确保小麦赤霉病统防统治覆盖率达80%以上。落实统一监管,加强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的备案管理,在小麦主产区全面开展无人飞机防治的第三方监管工作,全程监控防治质量。
加强督导考核,强化三项指标。成立省、市、县小麦赤霉病防控督导组,在防控“窗口期”开展巡回督导指导。强化任务指标,紧盯小麦生育进程,做好适期防控,严格做到应防尽防,全面完成防控任务,确保防控覆盖率达100%。强化质量指标,优先采购质量优、防效好的药剂,积极破解单一来源优质药剂不能采购等问题,禁止采购低价中标的劣质药剂,确保采购药剂质量。同时,加强农药市场保供调度和质量监管,让群众能买到质高价稳的药剂。强化效果指标,坚持结果导向,对于防控效果不理想,出现小麦赤霉病病穗率、病粒率和带毒率超标的地区,将全面复盘,倒查追责,确保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