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熊孩子”打赏主播花光救命钱 民警帮助追回钱款获赠锦旗

2023-04-23 15:31:41   

随着网络支付技术和网络娱乐服务业迅猛发展,网络直播“打赏”现象日益火爆,许多成年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自制力相对较差的孩子如果陷进去,后果更加不堪设想。近日,哈尔滨市巴彦县就有一名“熊孩子”拿着家长辛苦积攒的“救命钱”打赏给了网络主播,幸得民警及时帮助挽回损失。

“警察同志,你一定要帮帮忙啊,这可是我姐姐用来救命的钱……”3月24日,辖区居民刘女士来到黑龙江省林区公安局兴隆分局兴隆派出所求助称,其姐姐因治病急需用钱,今天早晨发现银行卡内的19300元钱不翼而飞,直到刘女士帮助去银行调取流水时才发现,是其姐姐的孙女在网络直播平台为“主播”刷礼物,将银行账户内的存款花光了。

经民警了解,这名“熊孩子”今年12岁,父母离异后跟着奶奶生活,其奶奶本身患有癌症,腹腔长期积液,现在身上还插着引流管。因为治病老人已将家中仅有的房屋变卖,目前借住在妹妹刘女士家,银行卡内存款是家中全部积蓄,本打算今日把钱取出用于购买药物,得知自己的钱被孙女给“主播”刷礼物花光了,刘奶奶心急如焚,万般无奈之下委托妹妹到派出所求助。

了解情况后,民警认真翻看了刘奶奶的手机银行账单,发现这名“熊孩子”自2022年10月4日起,就陆续在某网络直播平台上给“才艺主播”刷礼物,打赏金额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直至2023年3月24日共计打赏消费金额19300余元。随后,民警立即与网络直播平台官方客服进行联系,告知充值打赏系未成年人所为,耐心帮助刘女士申请退款。考虑到刘女士对操作流程并不熟悉,民警积极帮助其收集上传大量佐证材料用于申诉,经过与平台客服反复沟通协调,多次补充申诉材料,最终在民警不懈努力下,成功追回15700余元。

由于“熊孩子”充值打赏过程中,礼物额度较大,曾接到平台官方客服预警电话,核实打赏行为是否为未成年人操作。但“熊孩子”在电话中冒充自己的奶奶,称是成年人操作所为,于是网络直播平台按照未成年人打赏退款政策,将预警电话前刷的礼物为100%返款,预警电话后继续刷的礼物以50%返款,固未100%返款。

4月18日,刘女生将一副印有“警民一家亲,患难见真情”的锦旗送到兴隆派出所民警手中,代表其姐姐向派出所民警的热心帮助表示感谢:“小孩子刚上小学,她奶奶年事已高且身患重病,平时我们都对她疏于管教,多亏了民警的热心帮助,才追回了我们的救命钱,真是救了我姐姐的命啊!”(刘泽宇)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共奏司法“协作曲” 共谱发展“新篇章”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