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正常多了,全家人连同养的四只羊,再也不用为吃水发熬煎了!”
4月20日,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阳郭镇大王村,66岁的村民王五金正给羊崽喂草,感叹村上用水发生的新变化。大王村供水状况的巨变,得益于陕西省涉水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期间,临渭区大力推广卡式智能水表,既减少了管网跑冒滴漏现象,节省了千家万户的水费支出,又有效提升了农村供水工程管护水平。
陕西省专项治理涉水领域腐败问题,由省纪委监委牵头抓总、成员单位调度指导、市县负责具体落实。活动自2022年5月正式启动,到今年2月底基本告一段落,随后已转入成果巩固常态化。从事关群众利益的点滴小事抓起,通过纠治涉水微腐败,守护百姓水安全,陕西省的供水市场更清净,供水行业更清明,供水人员更清廉,全社会形成了爱水惜水护水的浓厚氛围。
雷霆出击,净化供水市场
去年春,延安市自来水公司腐败窝案发生后,陕西省纪委监委痛定思痛,举一反三,迅速部署了全省涉水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对党的十九大以来涉水领域腐败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去年5月,全省专项治理工作动员会后,作为重点领域的水利系统闻风而动,陕西省水利厅党组扛起主责,立即组建工作专班,制定专项治理方案。25日,及时召开了工作动员会,全面启动行业专项治理工作,县级开展“拉网”式排查,市级进行重点抽查,省级针对性地核查。尤其是秋季“敲门入户”大排查,组织市县水利职工、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等10万余人次,实现所有用水群众、供水工程全覆盖,消除风险隐患,补齐短板弱项,群众正常生活生产用水得到了有效保障。
在此基础上,陕西省水利厅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门户网站上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并结合“敲门入户”、明查暗访和监测调度,建立突出问题清单和线索台账,全面推行“一题一单一策、动态销号清零”。同时,专门部署市域县际相互交叉检查工作,全面核查纪检监察部门提供的问题线索,重点抽查未完成整改的问题线索,并对“零问题”的县区系统检查。去年9月中旬,省级又组成10个工作组,对各地工作进行市际交叉检查督导,有力促进了专项治理活动向纵深开展。
数据最具说服力。专项治理活动期间,陕西省水利行业共跟踪调度问题线索491件,均已得到限期整改落实;190人受到不同程度处理,其中水利部门约谈警告121人,纪委监委部门处分69人;各地累计追缴水费5095万元,新增和修订规章制度647件,涉水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我们以城乡供水保障为重点,紧盯六类突出问题逐项摸排,全面推行清单式问题监督和销号闭环管理,倒逼主体责任、监管责任、执行责任的落实,行业涉水腐败问题得到了根本性遏制。”陕西省城乡供水中心主任赵军校说。
刀刃向内,提升服务效能
无破,则不立。
涉水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是水利行业转作风、惠民生的一场自我革新。因此,只有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革除弊端、重树新风,才能惩治贪污受贿、健全制度机制、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城乡居民喝上“放心水、明白水”。
2月17日,在商洛市柞水县城乡供水公司大院里,前来取经的铜川市耀州区同仁正在认真聆听。近年来,按照“供水公司+基层站+村组”的三级管理模式,柞水县倾心打造供水服务平台,及时开通965382服务热线,并在镇办驻地建设标准化供水站9个,村级供水服务管理站72个,全面推行报修、报装一站式服务,农村供水管理工作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
在这次专项治理中,柞水县对履职不力的凤凰镇、杏坪镇、红岩寺镇8名村级水管员予以辞退。县城乡供水公司总经理张永志介绍:“我们着眼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查出吃‘福利水’103人,其中公司职工11人、村级水管员92人,及时足额追缴水费7632元。以此为契机,提速村组水费收缴,全年增收水费43.88万元,同步推动了水费收缴迈上快车道。”
群众利益无小事。陕西省强化供水服务窗口管理,下茬立势解决工作作风不严不实问题。安康市宁陕县针对供水窗口工作人员态度生硬现象,通过进行批评教育,端正服务态度,扭转了服务大厅作风浮夸问题。咸阳市彬州市75名供水职工长期未交费,整改后安装水表9块,补交水费8748.75元,彻底解决了“靠水吃水”特权问题。商洛市对省水务集团柞水分公司、县供水公司吃“福利水”问题,全额追缴水费55504元,涉及部分员工及水管员154人,有效净化了供水市场和政风行风。
以问题整治带动服务提升。渭南市临渭区以“水表革命”为抓手,全区共自筹2000余万元,安装预付费智能水表2.3万块,覆盖72个村组10万余人,解决了单村工程无人管、收费难、效益差等顽疾。阳郭镇三官庙村处于丘陵山地,水资源短缺,群众居住分散,进行智能水表改造提升后,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供水不间断,过去每天用水至少得抽满一池水,现在蓄满一池水至少可用7天。实践表明,预付费智能水表是促进供水工程良性运行的好办法。
自我革新催生出了蓬勃的工作激情和干劲。商洛市举全市之力向域内直饮窖水宣战,对集镇供水工程管网能够覆盖的村组,采取水厂扩容和管网延伸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对偏远高寒山区且能够找到稳定水源的村组,修建多级泵站抽水或采取较大规模地下蓄水池方式予以解决;对居住分散且难以找到稳定水源的村组,实施水窖联通、修建高位蓄水池、加装净化消毒设备等并辅以定时供水、分类管理妥善解决。到2022年底,全市共完成投资1.2亿元,实施窖改工程149处,消除直饮水窖4007眼,27个镇办67个行政村1.8万人受益,有力提升了饮水薄弱地区的供水保障水平。
铁腕纠治,普惠城乡群众
专项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提高群众的用水获得感和幸福感。陕西省水利厅与纪检、审计部门沟通联系,多渠道全方位收集线索,高效处置涉水领域腐败,正风肃纪,形成震慑,做到既查作风问题,又查腐败问题。
据了解,2022年,陕西省水利厅对43个县城市供水企业、1.97万个农村供水单位、3.4万处集中供水工程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强化水资源监管和保护,开展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普查,6515处工程划定水源保护区(保护范围),2.57万处工程采取相关水源保护措施。及时推出《农村供水创新发展十大典型案例》,编印《农村供水管水员实用手册(试行)》,制定《陕西省城镇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健全机制体制,推动标本兼治,显著提升了供水行业的正能量。此外,开展供水设施和管网挖潜改造,推进全域城乡供水信息化建设,全省农村已安装卡式水表10.86万块,远传式水表8.5万块,运用技术手段全面挤压腐败问题的滋生空间。
微腐败、影响大,必须增强法纪敬畏,保持高压态势,斩断以权谋私、利益输送的链条。西安市鄠邑区秦渭水务公司通过上诉法院,强力整治欠费“老赖”,司法判决补缴水费5万元;长安区引镇自来水公司田某收费不出具正式发票,侵吞自来水费,区纪委监委给予留党察看一年和政务撤销处分。咸阳市永寿县处分20名供水人员,其中水利局批评教育13人,接受纪检部门约谈7人。商洛市柞水县严肃查处在水厂进水口截渗坝内采砂行为,依据相关规定对采砂人处以2000元罚款,同时没收违法所得6700元。
值得一提的是,专项治理活动期间,陕西省水利、纪检监察部门联合查办了一批典型案件。西安市纪检监察部门立案4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人,诫勉谈话5人,对职能部门及其经营单位失责人员形成震慑。宝鸡市凤县对私自改变用水性质,特行用水按居民生活用水收费的,及时作了调整,挽回了损失。咸阳市淳化县按照物价部门核定标准,122个基层供水站完成了水价调整。汉中市纪委监委对汉台区宗营镇上街村、城固县董家营镇莫爷庙村等3起水费问题进行通报,收到了明显的警示教育作用。数据显示,全省累计追缴水费5000多万元,“特权水”“福利水”等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在专项治理成果巩固上,陕西省水利厅通过健全规章制度,依法管水治水,用制度管人管事。宝鸡市自觉接受社会广泛监督,发放“用水明白卡”80.26万份,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渭南市出台《渭南市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从制度上规范权力运行,堵塞管理漏洞,群众用水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汉中市建立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十项机制,明确工程管护、管水员培训、水费收支管理等规范要求。今年,结合专项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门制定了《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方案》,加强供水基层管水员队伍建设,强化供水舆情监测处置,一季度水利部12314平台反馈问题2件,比去年同期供水问题减少了10件。
目前,陕西省城乡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登录微信公众号、网上缴费服务平台,及时缴纳水费,申报故障维修,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好水生活”触手可及,点滴之间承载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陕西省城乡供水安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