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这个读书岩里传来阵阵书声

卿华 廖陈梦    2023-04-27 15:30:16   

“岩口有屋数椽,为先辈乡贤琢之公著书处。公篡辑诗书,易礼春秋精义。诸书行世,复研究性理,近濂溪微绪学者以斯。”这是清朝光绪年间拔贡,任绥宁县知县的瑶上村人陆炳壁在其《光岩记》中,对瑶上村古往今来浓厚的读书立人氛围的真实描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进一步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更好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营造“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好书”的良好氛围。4月20日上午,桂林灌阳想文市镇党委在辖区瑶上村光岩大讲堂读书角,组织开展全民阅读分享活动。

在瑶上村光岩大讲堂读书角里,村小学的师生和村民们欢聚一堂。活动开场的成语接龙环节,以同学们争相竞答,瞬间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阅读分享环节,瑶上村小学二年级陆雯西、三年级陆祖荣、陆颖芯、陆戴羽,陆程亮等五位同学,踊跃上台,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相互推介了自己喜爱的课外书籍,参加活动的同学们和村民们受益匪浅。村民们在读书角的书架上,挑选翻看自己喜爱的图书,积极讨论特色种养殖技术。闻讯带着孙子来参加活动的村民陆嬢嬢,拉着现场的志愿服务人员说道,“现在的小孩子啊,在家里不是看电视,就是刷抖音,刚才听到村干部讲光岩有个读书活动,所以就带着孩子过来,感受一下读书氛围。今天这个活动搞得蛮好,蛮有意义!”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扫黄?什么叫打非吗?”为扎实推进“扫黄打非”工作,积极开展“护苗.绿书签”行动,在阅读分享会上,文市镇宣传委员通过给学生们讲解何为“扫黄”何为“打非”等专业词汇知识和“扫黄打非”有奖知识竞答,教育孩子远离盗版,远离不良文化,坚决抵制暴力、恐怖、迷信等文化内容,与健康文化同行,切实将“扫黄打非”知识灌输到孩子们的思想中,积极引导孩子合理安排课余时间,不沉迷网络,养成文明上网、科学使用互联网工具的良好习惯。

阅读分享活动的最后,文市镇党委书记何政武将几十本精心挑选的优秀课外读物,赠送给现场的每一位同学,激励他(她)们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勉励瑶上村“两委”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带动村民们在学习中汲取营养,在阅读中辩证思考,推动全村,乃至全镇形成崇尚知识、热爱阅读的浓厚氛围,传承、沿袭并发扬瑶上村优良的读书和阅读传统。现如今,光岩大讲堂读书角已然再次成为瑶上村民的学习角和交流站。下一步,文市镇将充分利用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农家书屋、读书角等文化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让阅读真正融入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以达到浓郁书香涵养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的良好效果。(供稿单位 : 灌阳县委宣传部)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江西资溪烟草:扮好“三员”角色 落实执法为民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