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职业教育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光荣使命。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部署。职业教育战线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坚持守正创新担使命,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事关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职业教育战线要把主题教育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与推动实践相结合、与事业发展相结合,与学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好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学好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等紧密结合,坚决扛起党的二十大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强化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城市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导向,推动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改革发展同向同行、相互促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绘就的职业教育蓝图转化为实际行动,将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待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
坚持凝心铸魂育新人,时刻不忘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育人,在实践中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坚持习近平总书记“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大力弘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青少年树立技能报国、技能成才的理想信念,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把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标准引进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不断增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坚定不移推动职业教育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需要,契合人民群众对更高层次、更加优质的职业教育的期盼,契合广大学生多样化、多元化成长成才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改革创新、特色发展,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坚持提质培优强作为,切实发挥职业教育的关键作用。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双高计划”引领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七下晋江总结提炼的“晋江经验”,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办学关键能力,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职业教育融入区域、服务发展,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办学形态,携手优质企业开展技术协作,共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实习实训基地、职工培训基地,广泛开展咨政服务、技术服务、志愿服务和社会培训,服务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契合度,使职业教育成为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坚持优化保障补短板,切实改善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定位清晰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解决中、高、本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关键短板,加快建设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本科层次优质学校和专业,推进职业教育内部纵向贯通和普职横向融通,满足人们对更高质量、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期盼。落实国家关于《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有关部署,积极改善职业院校办学基本条件。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部署,以数字化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跃升。加大职业教育全方位宣传推广,展示技能创造美好生活,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供稿单位:黎明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