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甘肃兰州环兰公安检查站持续发挥好“桥头堡”“过滤网”“前沿哨”职能作用

2023-05-10 10:05:32   

“抓学习促提升,深耕细作固根基;抓执行促落实,聚焦主责保安全;抓效能促发展,多措并举助提升......”今年以来,兰州市公安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聚焦“主动创稳”、深化“三抓三促”,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点线突破,整体推进。特别是全市环兰公安检查站严格落实市局党委部署安排,积极担当作为、严密圈层防控,充分发挥通道反恐、治安查控、犯罪打击、保通保畅、服务民生等职责优势,为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贡献了应有力量。

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工作”,强化理论武装,紧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组织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五个问一问”专题交流研讨会、主题党日等活动,在学思践悟中感悟思想指引、信仰感召、精神鼓舞,进一步夯实凝心聚力谋发展、砥砺奋进立新功的思想理论根基。加强法律学习,针对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组织全警重点学习《反恐怖主义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切实提高法制观念和执法素养。深刻剖析外省市典型案例,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进一步规范执勤执法活动。深化实战练兵,深入推进全警“实战大练兵”活动,多次邀请省市警务实战教官团队送教到岗,持续强化体能练兵、业务练兵、岗位练兵。立足各自实际,准确把握“人、车、路”以及地形地貌等环境要素,针对性开展多轮次实兵演练,有效提升警务人员专业技能和实战本领,着力锻造高素质过硬公安铁军。

牢固树立外圈保内圈、内圈保核心的思路理念,坚持“科学统筹、提前谋划、关口前移、动态布警”,通过筑牢通道反恐“桥头堡”、织密治安防控“过滤网”、当好服务发展“前沿哨”,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风险。紧盯重大节会及各项安保任务,梯次调整勤务等级,强化通道反恐和治安查控工作,累计出动警力9000余人次,检查重点车辆2000余台次,抓获违法犯罪人员30余名,圆满完成元旦春节等15批次安保警卫任务。持续加大对出入人、车、物检查力度,全面排查安全隐患。累计检查进出城车辆15.23万台次、人员23.61万人次,查扣管制刀具、烟花爆竹等违禁物品189件,整治人货混装、超载超重等交通违法762起,过滤能力持续提升,防控效能更加突显。主动融入全市打击治理电诈犯罪总体格局,充分发挥阵地优势,引导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和金钟罩小程序2000余人次,宣传反诈知识5.88万人次。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利民便企,积极主动服务来兰车辆和运输企业,累计开展转院护送、事故救援、失物寻找等救助服务600余次,及时解决人民群众燃眉之急,大砂坪、天水北路检查站被市总工会评为户外劳动者驿站。

坚持过程导向、效果导向,不断优化条线管理、流程控制、机制体制,持续提升工作质效。指挥调度更加顺畅,由市局分管领导牵头抓总,两级指挥中心常态化督导检查,通过日常多频次电台调度、视频巡查,及时发布设卡堵截、车辆查缉等工作指令,持续跟踪问效。特别是针对上级下发的拦截指令,第一时间启动视频巡查督导,确保各项指令落实到位。机制体制更加健全,坚持“日报告、周通报、月点评、季考评”,以排名形式晒成绩、亮差距、比贡献,推动形成比学赶超、争先晋位的良好氛围。建立错时勤务、轮岗支援等机制,抽调警力轮班支援排名靠后的检查站,科学部署警力、灵活调整时间,确保整体工作张弛有度、有的放矢。同时,坚持科技赋能,向科技要警力,按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目标任务,持续推进圈层防控智慧升级,全力打造“安保大脑”,有力推动警务工作的效能变革和质量变革。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村民山林围树养殖山羊致多株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被毁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