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为野生动物撑起“保护伞”

——爱辉区法院野生动物司法保护工作取得成效

2023-05-12 11:07:31   

野生动物保护属于环境资源法的调整范围,长期以来,爱辉区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彻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原则,积极构建环境司法保护常态化机制,持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为辖区生态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生存提供有力保障。黑河市爱辉区人民法院三年内共审结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5件,判处被告人7人,其中非法狩猎罪2件2人、非法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罪1件1人、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1件1人、非法捕捞水产品1件3人,辖区内各类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明显减少。

成立专业审判团队。以环境保护类案件特别是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审理为抓手,抽调刑事、民事、行政法官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团队,实行涉环境资源类案件“三合一”归口审理,提升环境资源案件审判专业化、集约化水平。

优化信息共享机制。与公安、检察、林草、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务等多个部门常态化互动,建立健全案件会商、司法建议、判后回访、典型案例研讨发布等机制,全面推动“办理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司法行政协同保护。

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人们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引导群众自发参与到预防盗猎、打击盗猎等活动中,从根源上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黑龙江大庆市大同区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奏响惠农保耕“四部曲”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