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西安铁路运输法院召开环境资源公益诉讼审判白皮书、绿皮书暨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

2023-05-15 16:34:13   

5月12日,西安铁路运输法院召开环境资源公益诉讼新闻发布会,发布《环境资源公益诉讼审判白皮书暨典型案例》《环境资源公益诉讼审判绿皮书暨典型案例》,通报了该院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环境资源公益诉讼案件以来,受理审结案件总体情况、环境资源公益诉讼审判主要做法、涉诉行政机关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升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能力水平的具体建议等,对进一步深化环境资源公益诉讼实践,助力西安市辖区及西咸新区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以司法之力一体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深入的促进推动作用。

 

 

《环境资源公益诉讼审判绿皮书暨典型案例》主要收录了14个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并以撤诉方式结案的典型案例,《环境资源公益诉讼审判白皮书暨典型案例》主要收录了10个行政机关败诉的典型案例,在总结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先进经验的同时,客观指出了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全面履职尽责、形成工作合力的建议举措。

新闻发布会由西安铁路运输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赵新主持。该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冯悦全面介绍了西铁法院环境资源公益诉讼审判工作情况。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胡海军详细介绍了两份司法文件中附录的典型案例。随后,冯悦、胡海军分别就召开此次新闻发布会的目的作用、西铁法院如何在环境资源公益诉讼中延伸司法职能、开展能动司法以及获评最高院、最高检典型案例的具体情况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据悉,近年来,西铁法院持续在环境资源公益诉讼审判工作上聚力发力,结合西安市地理区位特点,牵头并共建了4个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逐渐形成了涉黄河流域、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群。精心打造精品案例指导审判实践,共有4件案例入选最高院、最高检发布的环境资源典型案例,6件案例入选陕西法院最具影响力的环境资源十大典型案件,11件环境资源案例分别被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西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作为环境资源典型案例发布。今年4月14日、27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分别组织召开黄河保护法实施工作推进会和由青海、甘肃、重庆、四川、陕西、河南、湖北七省参加的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会议,该院分别作了先进经验交流。会议对西铁法院环境资源公益诉讼审判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许和认可,认为西铁法院勇担使命、守正创新、积极进取、硕果累累,在陕西法院环境资源司法保护方面充分发挥了“排头兵”作用。

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会议。省人大环资委,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西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西安铁路运输分院、陕西省秦岭北麓地区人民检察院、西安铁路公安处、陕西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第一分局等政法单位,陕西省自然资源厅、陕西省水利厅、陕西省生态环境厅、陕西省林业局,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西安市司法局、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西安市生态环境局、西安市水务局、西安市文物局、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西安市农业农村局、西安市辖13个区县政府、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等相关单位领导和代表参加会议。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发放防灾减灾知识“大礼包”共筑安全防线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