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塑造“文化抚州、梦想之舟”品牌

抚州以文润城以文兴业打造文化强市

2023-05-17 16:11:46    江西日报

本报抚州讯  “才子之乡、文化之邦”底蕴深厚,自古文风昌盛。近年来,抚州市紧紧围绕文化强市战略,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坚定文化自信,锐意守正创新,创新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抚州市以临川文化为支撑,整合红色、戏剧、书院、中医药、古村落等文化,统筹推进文化铸魂、文化惠民、文化赋能、文化兴业,着力构建“文化抚州、梦想之舟”品牌体系,吸引、激励和带动更多人在抚州这片充满文化气息的沃土干事创业、投资兴业。

以文润城,彰显文化抚州魅力内涵。成功摘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一金字招牌,被列为全国首批8家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城市之一,荣获“中国诗歌之城”称号……文化正滋养着这座城市,让这座城市显得温润而厚重。为提升文化引领力,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步伐,近年来,抚州市深入挖掘戏曲文化、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多次举办汤显祖戏剧节暨国际戏剧交流月活动,推出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经典剧目在全国巡演,打响“我在牡丹亭等你”文化品牌;创作《一件红军血衣》《秀妹子》《不灭的记忆》等一批优秀红色题材情景剧作品,多维度、立体化展现抚州深厚红色基因;依托种类丰富的民间文艺资源,实施民间文艺版权引领、创造、保护和促进“四大工程”,建设抚州市民间文艺版权博览馆,激活民间文艺版权价值,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前,抚州正充分发挥文化优势,依托文化资源,着力塑造“文化抚州、梦想之舟”品牌,让城市的文化标识更鲜明、更醒目,更好展现当今抚州开放开明的新时代形象。

以文兴业,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动能。近年来,抚州市大力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该市建立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多方式推介项目,吸引国内外资本参与文化产业项目投资开发。优化承载平台、用好产业政策,为文化产业提供丰沃土壤。该市先后建成江西荣华人工智能产业园、宜黄金锋玩具产业园、黎川油画创意产业园、江西元宇宙终端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园。2022年,全市新开工重大文旅项目10个,投资总额84.26亿元;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增长24.6%,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同时,该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立足旅游景区、特色街区、商业综合体等文旅消费聚集区,组织开展一系列文旅活动,拉动线上线下文旅消费;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抚州段)建设,加大红色旅游开发力度,形成红色旅游资源体系;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传统中医药特色,催生森林康养产业新业态,释放出文旅深度融合潜能。一季度,抚州共接待游客1372.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2.56亿元。(全媒体记者  钟海华)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3年南昌·进贤环青岚湖自行车大赛将于5月19日—21日举行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