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四个突出深化“三零”创建 构建幸福和谐平安云阳

2023-05-22 16:45:01   

平安,民生所盼,发展之基。“三零”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云阳镇以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为抓手,找准关键环节、重点领域,聚焦纠纷排查、安全生产、和谐稳定,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夯实平安建设基础,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书写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平安答卷”。

突出“早”字抓部署

下好组织领导“先手棋”。全面动员部署,成立“三零”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三零”创建工作办公室和“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三个专项工作组,全力推动创建工作。主要领导带头履职,通过党政联席会以及各类专题会等形式,研究举措、组织推进,带头深入农村、企业进行调研指导,现场协调解决具体问题,示范引领、高位谋划、精细分工、狠抓落实。明确以网格员、村(社区)干部、民警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为主力的矛盾纠纷排查队伍,对发现的矛盾纠纷分类处置或汇总上报,使矛盾风险防范在早,化解在小。

突出“效”字抓落实

用好宣传引导“关键棋”。云阳镇创新工作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确保真创建真有效。一是明确责任分工。云阳镇实行动态跟进、清单推进措施。派出所加大社会治安防控力度,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扎实做好预防打击违法犯罪、重点人群管理、风险隐患排查等工作;应急部门加大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力度密度,发挥好“零事故”创建牵头推动作用;信访部门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扎实开展信访积案专项化解行动,确保积案全部妥善化解。二是开展宣传活动。多形式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宣传活动,引导群众运用人民调解组织解决矛盾纠纷,形成全民参与“三零”创建的浓厚氛围。三是广泛走访引导。民政、妇联、组织部门做好困难群众、困难党员,留守儿童关爱等工作,做好职责范围内的救助工作,认真落实救助政策,确保应救尽救、应保尽保;司法所动态开展矫正对象排查,上门入户走访、开展普遍谈心谈话落实到位。

突出“细”字抓质量

打好排查摸底“制胜棋”。依托党建引领全科网格化管理这一利器,利用3名镇级专职网格员,26名村(社区)专职网格员,286名网格长,846名微网格员,以平安建设工作机制为依托,以平安办为平台,整合发挥“一村一警”、法律顾问、网格员、调解员等资源力量,综合运用联系包保和关怀帮扶措施,用心用情用力开展滚动排查、跟踪化解工作,确保平安云阳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今年以来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44起,已化解338起,未化解的已建立风险家庭台账,每起都按照要求根据风险等级,逐户明确包保责任。

突出“规”字抓提升

搭好建章立制“长效棋”。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云阳镇坚持把建章立制作为治本之策,既突出“当下治”,也注重“长久立”,用制度思维和制度方式补短板、堵漏洞、固根本,不断巩固和提升集中整治成效。一是立足于精准发力,健全长效机制。通过深化“警调对接”、“警司访+”、诉调相连等措施,整合综治、派出所、司法、妇联、工会等部门力量,使调解工作由原来的调解工作“单打独斗”转变为镇村联动、站所同频共振的全覆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网络。二是立足于三治融合,持续推进工作。坚持把县域治理现代化体系建设融入每月党员固定活动日当中,定期分析研判社会稳定形势,解决各类矛盾纠纷,切实发挥“百姓议事”“道德评议”职能作用,“管”字退场、“治”字登台,打破了党政组织“包揽事务”的传统模式,打造不同形式的群众参政议政新平台,形成了事事有人管,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工作格局。

攻坚克难迎风上,一枝一叶总关情。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三零”创建是一项系统而持久的工作,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云阳镇将立足实际,坚持“大抓基层,民心指向”的鲜明导向,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为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添砖加瓦。(云阳镇人民政府)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西朔州平鲁区召开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