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大同市云冈区杨家窑村:

多措并举打造魅力、宜居、绿色、生态、和谐的全国文明村

2023-06-01 16:13:13   

杨家窑村地处大同市西南端七峰山脚下,全村总面积8.78平方公里,耕地3010亩,共有430户1280口人。过去的杨家窑村地处深山沟,全村只仰仗一口老井,村民吃水困难,土地贫瘠,浇不上水打不出粮。

近年来,该村全体村民在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带领下,以同煤集团塔山煤矿在杨家窑村选址建矿为契机,将煤矿煤矸石排放业务承揽下来,实现了与塔山煤矿合作共赢的腾飞之路。自此,杨家窑村确立了“服务煤矿,四业并举”的发展战略,村民信心备受鼓舞,也为杨家窑村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十多年来,杨家窑村先后建起卧龙广服务车队、塔山职工公寓、大型材料储备场、项目综合服务部、加油站、混凝土搅拌站、福龙生物科技、牧同乳业、能源革命科创园区、会务中心等13家村办企业,实现了支部领办、人人入股、集体增收、村民致富。2022年全村经济总产值达6.5亿元,集体经济收入968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7万元,为村产业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杨家窑村先后投资1.6亿元建成欧式别墅178套和板式住宅楼435套。栽植云杉、松柏、丁香、黄花槐、杏等景观树和经济林20多万株。村干部郭旺说,“现在的杨家窑村一年一个样,我们有蝴蝶兰、有木瓜、有大接杏、有各种有机水果蔬菜,吸引了很多游客慕名而来。”

2016年开始,村委会出资为每个村民办理了医疗保险;2019年按照大同市社保中档标准缴纳了养老保险,至此该村实现了医疗、养老全覆盖,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养老金,不定期组织外出旅游。到目前,杨家窑村已建立30多项农村事务管理、监督、民主决策制度,细化了村民入股分红、福利分配等11项具体办法。

随着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回村里。在此基础上,村党支部从优秀年轻村民中培养发展新党员。目前,全村党员81名。其中,30岁以下、大专以上占32%,女性党员占18%。2015年,村党支部发展为党总支,并在四个村办企业设了党支部。2022年,杨家窑村重新修订了村规民约,编制了《杨家窑村村规民约三字经》。

老党员张进仁说:“村里有免费理发室、每天每人半斤巴氏鲜奶,春节中秋每家每户分发米面鱼油,我们村的福利在十里八乡都出了名,过去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的杨家窑村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发展示范村、富裕美丽样板村、基层党建先进村。该村先后获得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点、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山西省大同市乡村振兴局 李海霞)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焦作市中站区人民检察院开展系列法治宣传活动
下一篇:枣庄市台儿庄区举办美术教育成果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