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山西大同市云州区:

“人工智能+地理信息”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化翅膀

2023-06-19 10:52:05   

作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的云州区,近年来在解决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上,投入近亿元资金,用于“人工智能+地理信息”赋能乡村基础设施,128个行政村通上了信息高速路,缩小了城乡数字鸿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云州区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创建5G+数联网智慧城乡综合服务平台,先后投入2700万元实施“雪亮工程”、投资2000万元建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投资1500万元实施智慧农业项目,并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投入690万元购买智慧城乡综合服务;此外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数字乡村建设,成功引进第三方公司投资3000万元的“5G+数联网智慧城乡综合服务平台”项目,有力推动了林业、水利、农业、乡村治理、人居环境、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的信息化。

目前,全区9个乡镇128个行政村村村通宽带,宽带普及率达到100%;农村地区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90%;快递网点行政村覆盖率超过100%,设乡镇电商便民服务站10个,村级电商便民服务点108个,基本实现乡镇、村电商服务站(点)全覆盖,同时与邮政、雁运集团对接,有效解决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智慧农业试点建设上,该区投资1500万元实施了智慧农业项目,重点围绕黄花产业,通过建设土壤墒情监测站、智能灌溉控制器、黄花长势监控设备等为黄花提供“保姆式”的管理服务,通过监测视频、图像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有效提高了管理能力,保证了黄花的品质,并对食品溯源提供了信息化支撑。

在乡村治理数字化上,该区先后实施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全覆盖。在原有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平台的基础上,建设覆盖各乡镇、村(社区)基于视频监控及深度信息数据管理的智能应用系统。近五年,该区128个村、88个小区,建设视频监控头7160个,并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

在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上,该区实现了乡镇一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正在规范便民服务机构建设、梳理编制基层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政务服务事项赋权到乡镇、积极推进“网上办、掌上办”。一级政务服务事项可网上办理比例超过90%,大大方便了群众,今年全区政务服务事项1369件全部实现了网上办理。

在5G“数联网”平台建设上,该区配套建设了应急管理、森林防火、自然资源、数字黄花、智慧人居等可视化智能基站近200座,实现了林业全覆盖、自然资源重要地点的全覆盖、黄花集中种植面积的全覆盖,有效支撑了林业防火、私挖滥采、六乱治理、黄花种植生产的可视化管理;通过提取最新遥感影像,监测疑似撂荒地;开发简便操作软件和系统平台进行信息化管理,精准建立到乡镇、到村的耕地撂荒台账以及乡镇电子地图。

据介绍,云州区还开发了“5G+多种应用”模式,在智慧林业、国土、人居等方面数字技术“适用尽用”,拓宽数字应用的广度、深度。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中通过农产品直播、数字乡村旅游等方式,将黄花、蔬菜、小杂粮等“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产品销售到了国内外,为现代农业发展插上了数字化“翅膀”。(中共大同市云州区委区人民政府新闻中心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召县云阳镇:多措并举保障护校安园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