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尔康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乡村生态文明发展路径,奋力谱写乡村振兴崭新画卷。
高质量打造生态产业。加强绿色产业标准化建设,引进推广甘蓝、莴笋、辣椒、棒菜、球生菜等五类露地蔬菜,建立中小微企业产业园区、白湾海椒智慧种植园区等生态产业基地,深入打造“青薯9号”红皮土豆、九大海高原菜籽油、白湾海椒等特色品牌,全市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820万元。深入实施“头雁领航”“群雁兴巢”行动,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激励引导108名农村党员提升学历,造就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产业人才队伍。
高效率开展生态治理。建立“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治理机制,组建村“两委”干部、网格员、农村党员生态环境治理先锋队97支,在治污、治水、增绿上全面发力,推动乡村生态治理长治长效。健全乡村垃圾集中处置体系,创新“户分类、村(社区)收集、乡(镇)运转”模式,扎实开展村庄垃圾清运行动,实现村级生活垃圾处理覆盖率100%。
高标准塑造生态文明。依托“逢二说事”“有事来协商·嘉绒问计堂”等平台,共建生态“问题、任务、服务”三张清单,一体化推进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厂(站)及配套管网、垃圾无害化站点等环保设施建设,稳步开展乡村改厕民生工程。以“创星争优”活动为载体,细化遵纪守法、移风易俗、卫生环境、勤劳致富、诚信友善5项标准,评选星级文明户25户、“十佳”村民30人,推动正面引导和比学赶超形成良好民风。(中共马尔康市委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