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人寿财险肇庆中支坚持贯彻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政策要求和中国人寿集团党委部署,把中央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极探索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模式,致力将保险职能、公益力量和综合金融优势,充分转化为全面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智慧乡村”赋能农业现代化
2020年,为深入推进肇庆市乡村振兴建设工作,中国人寿财险肇庆中支在德庆县开展广东省“智慧乡村”平台试点,积极探索农险业务操作以及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现代化管理模式。
据了解,该智慧乡村平台以智能监测站为载体,实现对农村生态的多维度监测,能有效解决当前在农业生产现代化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2020年12月底,寒潮来袭前夕,中国人寿财险肇庆中支通过智慧乡村平台实时监测试点区域的气象、农业变化,向镇级以下部门实时传输风险数据,通知广大农户密切留意农作物受灾情况,及时救灾抢收,减少因灾损失。
中国人寿财险肇庆中支与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肇庆市气象局达成技术战略合作,不断提升科技赋能水平,将“铁塔遥感+卫星+无人机”天地空三位一体遥感、水产疾病移动检验监测等科技工具融入农险工作当中,形成了承保验标、理赔查勘、灾害预警的立体服务体系,实际应用到森林保险的承保理赔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助力农险高质量发展和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险+”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
非洲猪瘟疫情后,养殖农户复产扩产面临着巨大压力,长期以来,生物资产因难以被精准价值评估和风险管控,让农业企业陷入“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的境况。
针对养殖农户的困难,中国人寿财险肇庆中支探索并开展“活体抵押”模式,以“生猪活体抵押+保单增信+银行授信”的创新做法,即保险公司为养殖企业提供生猪养殖保险,银行是保单第一受益人并据此进行授信,若出现保险事故,赔偿将用来偿还货款。
目前与广发银行、农商银行、四会泰隆村镇银行合作,累计为6家生猪养殖企业提供了7056万元的贷款,有效解决企业融资和资金短缺问题。
生猪活体抵押贷款是“农险+”的实践成果,使得保险的征信作用能够破局农业企业抵押物不足的痛点,有利于银行等其他经营机构汇聚活水浇灌农业“土壤”。
与此同时,中国人寿财险肇庆中支大力推动“见保即贷”新模式,并广泛应用于涉农企业,使得鼎湖区10名水产养殖户通过购买水产养殖保险获得低息贷款265万元,1家种植肇实的企业获得贷款500万元。
为进一步发挥“保险+银行”的综合金融优势,助力支持肇庆乡村振兴和农村普恵金融,中国人寿财险肇庆中支与肇庆市农业农村局、广发银行肇庆分行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拓“保单+期货+贷款”综合金融新模式,在封开县成功落地鸡蛋养殖利润指数保险散点项目,通过收益指数保险,向广发银行肇庆分行信贷融资240万元。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对金融工具的诉求,主要是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而农业保险与金融工具的组合创新可以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
“农险+融资”使得保险标的成为优质抵押物,通过“农险+期货”的方式,创造了市场价格风险保障的可能性,这是以农业保险为支点,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农业倾斜的典型案例。
“防返贫保”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在大湾镇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积极协调下,高要区大湾镇人民政府为全镇549名脱贫户以及监测对象统一投保了“防返贫保险”,提供总额527.04万元的保障。目前保险已生效,大湾镇成为肇庆市首个整镇推进“防返贫保险”的乡镇。
中国人寿财险肇庆中支负责承保,脱贫户或监测对象如果在保险期间内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者疾病使其财产损失或支出医疗费用导致其返贫的,根据合同,可获得一定救助,中国人寿财险肇庆中支将对减少收入部分进行赔偿,最高赔偿限额为9600元/年/人。
在大湾镇成功落地首单后,经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广,目前已经在高要区17个镇(街)建档立卡脱贫户实现了防返贫保险全覆盖。
防返贫检测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中国人寿财险肇庆中支结合大湾镇实际情况,创新推出防返贫保险,为此,大湾镇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保险将有效防范脱贫户因自然灾害、因意外、因灾导致其返贫的风险,健全防止返贫机制,助力当地的乡村振兴工作。
“碳汇指数保险”提供价值实现新思路
2021年,中国人寿财险肇庆中支成功落地广东省内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为肇庆市国有大南山林场提供约20.5万元碳汇损失风险保险,助力提升森林固碳能力。截至今年3月31日,已为肇庆市封开县和德庆县181.83万亩林地提供了超21.82亿元风险保障。
“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保险+碳汇”提供了一种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和思路。
近年来,中国人寿财险肇庆中支坚持创新驱动,坚定推进科技赋能数智化转型战略,构筑林业险新优势,全面应用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天地空”一体化服务辅助林业保险承保理赔,破解风控难题等。(中国人寿财险肇庆中心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