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3月29日,《河北日报》头版头条文章《树立新时期的用人观点,招贤纳士,博揽群才 正定县为有志之士敞开大门》介绍“人才九条”,具体从工作环境、利益分配、奖励机制、生活待遇等九个方面创新引进人才政策措施,对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吸引人才到正定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在河北乃至全国引起很大反响。40年后的今天,细读“正定人才九条”,我们仍禁不住感叹其改革创新力度之大,对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改善人才顺畅流动机制。人才是创新之本,人才健康成长的核心在于顺畅流动。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已明确指出,要“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突破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弊端,必须勇于创新、率先改革,实现人才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的顺畅流动。完善人才跨区域、跨单位选聘制度,需构建多方位、立体化人才流动竞争机制,实现人才无障碍流动。
改善人才评价机制。公平公正的人才评价机制,是激发干事创业激情的保证,应从“重规模、重素质、重数量”转向“重质量、重能力、重贡献”,紧扣“品德+能力+业绩”评价标准,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人才评定标准,构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绩、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同时,实施权限下放改革措施,赋予地方和企业等用人单位自主权,探索授权行业协会、领军企业和科研机构等主体进行人才评审,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大型企业等单位自主开展职称评审。
创新人才使用机制。一定要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一是公开选拔,打破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和论资排辈等习惯势力束缚,不拘一格选人才。推行和完善公开招考、招聘、竞争上岗等办法,实现由“静态用人”向“动态用人”方式转变,由用“好人”向用“好人”与“能人”并重转变,由“闭门相马”向“公开赛马”转变,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快车道”;二是平等竞争,树立和强化“人才出自竞争”观念,建立和健全良性循环的人才竞争机制,选拔各类人才一律实行竞争择优,形成竞争有序、人才辈出的人才发展态势。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研究制定以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激励办法,实现一流人才以一流业绩赢得一流报酬,对高层次、紧缺型人才发放津贴,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一次性奖补和颁发相应的荣誉称号,让人才获得与贡献相匹配的荣誉、地位和实惠,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动力。
完善人才服务机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为各领域、各类人才量身定制“一才一策”,以“管家式”思维,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一方面要聚焦人才自身发展,做好研发、创投、孵化平台吸附力建设,为市场主体创新迭代赋能;一方面聚焦人才服务,做好政策兑现、人才安居、子女入学等后勤保障,为人才排忧解难,使人才能够专心致志施展才华、干事创业、建立功勋。(中共新荣区委组织部 张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