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大同市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学术报告会在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行,北京师范大学熊晓琳教授应邀做学术报告。来自大同市教育局、大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同市直中小学400余人聆听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任瑞姣、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李娟、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李国庆等应邀出席本次学术报告会。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岳艺斌主持报告会。
报告会上,熊晓琳教授以“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红色音乐经典中的奋斗百年路”为题,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务必”出发,以经典红色音乐为载体,分“艰辛探索,东方曙光”“开辟道路,星火燎原”“雄关漫道,万水千山”“抗日烽火,艰苦卓绝”“人民解放,当家作主”五个专题,全方面解读了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百年奋斗历程。
在讲授过程中,熊晓琳教授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北方吹来十月的风》《英雄的家书》《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等一首首振奋人心的歌曲和舞台剧串联起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壮阔历程,以史串歌、以歌叙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政治、讲科学、讲故事的特质,带领与会教师在脑海中穿越了一段段令人难忘的历史,使大家对红色音乐经典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推动了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学术研究与学风建设。
当天,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裴忠泽向熊晓琳教授颁发了聘书。下午,熊晓琳教授团队应邀参加教育教学和学术座谈会,与该校党委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中青年教师就教育教学管理、思政课教学改革、教科研工作等进行座谈交流,对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发展、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给予亲切指导。
近年来,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切实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把思政部作为第一系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第一学科,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有效提升了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水平。2023年,学校对接京津冀,与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引进熊晓琳教授担任“名誉教授”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积极参与全市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与建设,通过互学互鉴、互帮互助,共同打造具有时代特色、大同特点的大中小学思政课“研修—辐射—示范—推广”的教育共同体,不断驱动全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质增效,为推动我市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贡献思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