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四川巴中恩阳区:“土特产”声名鹊起 好收益多方共享

2023-07-18 17:52:09   

恩阳区每年粮油播种面积均在113万亩之上,是国家产粮大县。同时,恩阳区又是全国绿色农产品重要产地,颇具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发展也十分抢眼,如芦笋、魔芋、道地中药材等,近几年更是声名鹊起。

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恩阳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着力发展特色产业,既夯实了“天府粮仓”的根基,又为充实“钱袋子”拓展了路径。特色产业发展,不仅壮大了农业产值,同时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将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纳入产业链中分享产业带来的收益,产业振兴路独具特色。

2021年以来,发展特色产业的下八庙镇普济宫村、双胜镇红岩社区、明阳镇鹿台村,无论是村集体还是村民的收入,都得以迅速提高,随着产业继续发展,其收入还将继续提高。

种魔芋荒地生“金”

下八庙镇普济宫村有耕地4400余亩,粮油种植面积达3400余亩,不管是旱地还是水田,均能实现两季轮作。2021年,该村引进重庆一家企业,落户于此成立公司,种了1000亩魔芋。“原先这些地基本上是撂荒地,且都是细碎的地块。”村党支部书记张尚刚介绍。

从事魔芋种植的企业负责人谢安均介绍,他们先是将土地进行了整理,上千个地块高低错落,整理出来后变成了三四十个地块,2022年3月种上魔芋,当年年底采挖,亩产2吨以上。当初土地整理利用了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这给村集体经济创造了一笔收益。“我们从村民手中将土地以500元/亩流转过来,再整体以600元/亩流转给公司,每亩100元差价,每年可为村集体创造收益10万元。”张尚刚说,村民收益主要是土地流转和务工收入。

首先,1000亩土地每年有50万元土地流转费。然后,公司从村里雇用了4名管理人员,平均月工资4000元;常年有七八十人在该公司种植基地务工,去年公司共支付劳务工资高达140余万元。几项加起来,引进发展魔芋产业,每年给本村村民至少可创造200万元的收入。

魔芋产业产值和利润怎样呢?谢安均说,按去年的行情,每吨鲜魔芋价格在3000元左右,以亩产3.5吨计算,产值能突破每亩1万元,纯利润可达每亩三四千元。如果加工成魔芋精粉,每11吨可加工成1吨,每吨精粉售价6万元,加工之后利润还可增加。

目前,恩阳区共种植魔芋7000余亩,其中种植珠芽魔芋2000余亩,主要分布在下八庙、茶坝等镇;全区种植花魔芋3000余亩,主要分布在雪山镇;其他各乡镇种植花魔芋2000余亩。魔芋粗加工产品,又为本地食品企业生产火锅菜品及果冻、软糖等产品提供了原料。

芦笋成为好招牌

双胜镇红岩社区,有耕地面积4200余亩,目前共种植粮油3000余亩,其余的种植水果、蔬菜和芦笋。其中芦笋种植面积占630余亩,也是2021年引进浙江一家龙头企业发展起来的,共有493个标准化种植大棚,2022年6月正式栽种,今年春节后开始采笋,后年将丰产。

红岩社区的芦笋产业园,是恩阳芦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核心区。这里还建了产品分拣中心,以及一个芦笋科技赋能中心,集种植资源、育苗、科研等功能于一体。其专家工作站由陈光宇教授领衔,由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专家组成。

“我们以每亩500元从村民手中流转,再以每亩550元流转给恩阳区产业发展投资运营集团公司,由公司整合项目资金建园,集体经济每年有3万多元收入。”社区党支部书记彭仕贵说,园区建好后,再招引浙江龙头企业,并以棚内净面积每亩2300元转包给他们。

接下来,龙头企业将大棚划分成25个网格,交给村民管理,以每亩棚内净面积4500元按月支付管护费。这样,每年可为本村村民带来130余万元的管护费收入。村集体负责组织劳动力参与管护,每亩可提取10元劳务介绍费,又可为村集体增加3000余元收入。

芦笋是一项高产值的产业,每亩可产3000斤以上,按平均每斤7元算,每亩产值在2万元以上。作为龙头企业,除去每亩2300元流转费和4500元管护费,以及种子、肥料、农资等费用,仍然有丰厚的利润。通过这样的好机制,完全可实现各方利益共享。

恩阳区共种植芦笋3.4万亩,共有早、中、晚错峰上市的4个优良品种。恩阳区被命名为“中国芦笋之乡”。恩阳芦笋还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并荣获“川字号”金字招牌特别奖,成功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也正在往精深加工方向迈进。

道地中药材得发展

明阳镇鹿台村比较小,耕地面积只有1530余亩,但仍然是坚持粮油产业为主,特色产业为辅。也是在2021年,该村拿出370余亩地,种上了川佛手,每亩种480株,行距4米,行间套种川明参或紫苏。川佛手去年已初挂果,今年开始投产,5年后进入丰产。

跟红岩社区一样,鹿台村也是先由村集体以每亩500元将土地从村民手中流转,再以每亩550元流转给恩阳区产业发展投资运营集团公司。公司整合项目资金对土地进行整理,种上中药材后,村上再组织劳动力在产业园进行具体的管护,每亩可获得420元管护费。

园区采取“国企+村集体+农户”发展模式,将国企、村集体、农民紧密结合起来,农民可以获得土地流转费、务工收入。村集体创新发展模式,与国企签订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国企投资、村集体管理,带动农户积极参与,不仅让农民获得收益,村集体也有收入。

跟红岩社区不同的是,鹿台村跟恩阳区产业发展投资运营集团公司约定了“528”利益联结机制,即公司核定一定产量,核定量内公司与村集体按比例分成,公司八成、村里二成;超出核定量部分,双方按五五分成。村集体经济收入,按照“127”比例在村内再分配。

按丰产期不再套种其他药材来计算,每亩川佛手可产2000斤鲜果,烘干后约600斤,按市场批发价每斤30元计算,每亩产值可达1.8万元以上。除去每亩所有成本2000元至3000元,村里每亩都可分得3000元左右,370亩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上百万元收入。

恩阳区中药材种植面积共3.4万余亩。其中川明参1.2万余亩,主要在渔溪、雪山、花丛等乡镇;川佛手5400余亩,主要在明阳、下八庙等镇及登科街道;黄精7600余亩,主要分布在九镇、上八庙、下八庙等乡镇。产品基本销往本地市场和周边县区。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陕西铜川市总举行半年重点工作观摩活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