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以“关键小事”助推民生大事

——岳阳市养老和工伤保险服务中心“五全举措”提升参保群众幸福感

2023-07-20 13:56:40   

“感谢中心工作人员10个月的辛苦和努力,帮我讨回了误转到其他企业的工伤医疗费……”日前,岳阳市电磁企业社保经办人张女士专程来到岳阳市养老和工伤保险服务中心赠送锦旗,衷心感谢主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工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人员:“你们不但办事专业,还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为你们点赞!”

作为服务民生的窗口单位,近年来,岳阳市养老和工伤保险服务中心全方位多举措推行优质服务,在中心党委的引领下,通过“一窗办”、“就近办”、“多点办”、“工伤预防培训”、社保下沉、服务上门等方式不断优化服务,持续以“关键小事”助推民生大事,参保群众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上升。

岳阳市本级老工伤职工7万多人,大部分年龄较大且行动不便。为方便老工伤人员旧伤复发住院治疗,减少办事群众来回跑路,岳阳市养老和工伤保险服务中心深入调研后,决心大力精简工伤职工住院手续。中心通过委托协议医院代办审批报备程序,利用金保二期经办系统线上提交、审批,全程通过信息系统获取和办理,做到不与老工伤职工会面,全程不卡壳,治疗有保障,极大地优化了住院流程手续,真正实现了与工伤职工“零接触”,住院报销“零障碍”,得到了老工伤职工的连连称赞。

“你们现在真的是做到了为民着想,我们两口子住院和报销的事都不需要自己操心,你们全程操办了,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太谢谢你们了!”端午节前,家住岳阳市炮台山的一对年逾80的老工伤夫妇来到岳阳市养老和工伤保险服务中心,为工作人员送上亲手包的粽子表示感谢。

石油化工产业作为岳阳千亿产业之一,是湖南省化工行业重点集中区域和监控区域。为助力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减少化工等危化产业工伤事故,岳阳市养老和工伤保险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启动危险化学品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工程三年行动计划。

培训计划以全市危险化学品重点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以及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人等四类人员为对象,根据分类培训、按需施教原则,严格遵循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人培训要点所设定的内容及学时要求,制定包保责任人培训实施方案,今年将实现相关从业人员培训全覆盖。

“每个工人身后,都是一个个幸福的家庭。我们工伤预防所做的些许小事,都是直接关联着千万个家庭的民生大事,丝毫不能马虎。”中心还针对工伤事故高发行业和人群,与住建部门联动开展工伤预防培训,针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开展工伤预防宣传,增加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岳阳市养老和工伤保险服务中心紧盯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实现线上服务应上尽上,推动线下服务向基层延伸,让群众在社保服务中切实体会到民生温度和民生速度。

目前,该中心做到了日常业务服务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暖心,一把椅子让座,一份责任落实;每日坚持“领导窗口坐班制”,所有班子成员轮流驻扎政务中心服务窗口,解决群众诉求;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贴心暖心上门服务;针对年轻人推出足不出户的“线上办”。同时,中心还推出了社保下沉社区,社保服务高频事项在小区可办理;“一窗办”推行综合柜员制,让群众只跑一个窗口就可办理全部社保事项。

今年来,中心全力推动社银“就近办”服务试点工作,参保人员持有效身份证件,在相关银行就可办理个缴人员参保登记、个缴人员停保、打印个人参保证明、养老金领取账户切换等8项事项。

“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一直在路上。”岳阳市养老和工伤保险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杨剑波介绍,中心将全力推改革,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全域促参保,持续优化参保结构;全面提待遇,不断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全程强监管,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全心优服务,用无微不至的服务办好群众的身边事,以“五全举措”切实提升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实际行动做好参保群众的“暖心人”。(岳阳市养老和工伤保险服务中心工伤预防部供稿)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儿童文学作家何南在普洱市开展“阅读成就梦想,写作改变人生”公益讲座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