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泉州籍烈士陈平山入列南昌起义参加者新增名录

2023-08-11 13:14:35   

8月1日上午,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举行南昌起义参加者新增名录发布仪式,正式公布58名新增的南昌起义参加者姓名,泉籍烈士陈平山的名字位列其中。8月10日,陈平山烈士入列南昌起义参加者新增名录仪式在泉州市泉港区举行。

 

 

仪式中,全体人员在陈平山烈士纪念碑前整齐肃立,依次敬献鲜花,并绕纪念碑缓行,瞻仰默哀、鞠躬致敬,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哀思和崇高敬意。

陈平山1904年4月出生于涂岭镇樟脚村,先后在黄埔军校宪兵教练所、第五期学习,有“神枪手”之称。他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参与厦门破狱斗争,策反漳州、南安等地的国民党军队,组织领导“惠安暴动”,开辟三坪游击区等,担任过惠安县委书记、泉州特委军委书记、福建红军惠安总指挥部总指挥、福建红军独立第一师第一团团长兼政委。1931年1月7日,陈平山在执行任务途中突遭敌特伏击,壮烈牺牲,年仅27岁。

敬献仪式后,与会人员一同观看纪录片《平山颂》,追忆陈平山烈士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感悟“志让山平”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熊艳燕副馆长宣读陈平山烈士入列文件。随后,大家一起观看《不忘初心》《领航新时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文艺演出。

据了解,近年来,泉州史志部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存史、资政、育人”根本任务,深耕红色资源,编撰出版一系列党史著作,成立红色故事宣讲团并常态化开展红色故事宣讲进基层活动,组织评选一批市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整合推介红色文化旅游精品路线,让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助力老区发展。

一直以来,泉港区坚持挖掘和保护并重,本土红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传承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挖掘、梳理及分期修复52处红色文化遗址,推动陈平山烈士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等入选市级红色文化旅游路线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协助推进泉州首部红色题材电视连续剧的创作拍摄等,积极探索红色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保护传承弘扬泉港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对推动泉港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泉港区委副书记王志强表示,泉港区将继续弘扬陈平山烈士的伟大革命精神,继续讲好党的故事、英雄的故事、革命的故事,继续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全方位、多举措培育独具泉港特色的红色文化。涂岭镇作为泉港唯一的革命老区镇,必须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崇高品格,进一步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真抓实干、提质增效,奋力谱写老区振兴发展新篇章。

泉州市委常委、军分区司令高宏,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傅圆圆,福建省文化厅原副厅长、正厅级巡视员庄晏成,泉州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洪泽生,泉州市政协原副主席郑增辉,泉州军分区原政委林泉顺,泉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周顺安,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唐良元,泉港区区长杨凤翔等参与仪式。陈平山、吴国珍两位革命先辈的后人代表,解放军战士以及相关镇村主干、群众代表参加此次活动。(泉港区涂岭镇人民政府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闽江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融汇中外特色 助力振兴乡村教育
下一篇:佳木斯公安开展新兴业态暑期专项整治行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