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山西右玉干部学院《西口飞虹》艺术党课走进高校思政课堂——

发挥“红色引擎”作用 助力高校立根铸魂实践

2023-12-19 14:32:29   

12月11日至12日,山西右玉干部学院以“牢记领袖嘱托 弘扬右玉精神”为主题创作的艺术党课《西口飞虹》首次走进高校,在山西师范大学和太原学院正式开讲。1000余名师生在现场观看了这堂艺术党课。

山西右玉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右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玉峰表示:“传承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学院的使命之一。《西口飞虹》因地制宜融入了右玉精神,将主流价值观情景式转化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实际效果,增强了高校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信心和勇气。我们一定要和高校搞好衔接和联系,顺时而动、应势而为,拓展思路、创新思维,为艺术党课扎根大学思政课讲堂发挥学院应有的作用。”

 

 

孜孜以求,“三百”导向铸精品

“在创作《西口飞虹》艺术党课过程中,我们立足100%原创作品、100%本土编导、100%右玉故事的‘三百’创作导向,以期让学员们通过这堂艺术党课,真切了解右玉奇迹的来之不易,体会右玉精神的可贵之处,认识正确政绩观的实践伟力,真正让右玉精神深植于学员心中。”刘玉峰介绍,近年来,右玉干部学院坚持特色立院,把“右玉精神”作为学院的特色亮点,创新教学培训方式,推进特色课程研发,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便捷性、覆盖面,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宣讲真正走进学员、取得实效。特别是全力打造《西口飞虹》这一精品艺术党课,让干部教育培训的感召力、说服力和吸引力持续增强。

《西口飞虹》艺术党课以右玉精神为主线,以绿化故事为脉络,创新运用集声、光、电、音乐、舞蹈、话剧、歌曲等多要素于一体的艺术表达形式,串联起右玉治沙造林、绿化山川、追求幸福、逐梦发展的生动实践,情景再现右玉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久久为功的感人故事,让广大党员在艺术氛围中走进艰苦岁月,汲取奋进力量,触摸绿色梦想,感知右玉精神,取得了走心动情、催人奋进的教育效果,备受社会各界好评。

作为《西口飞虹》艺术党课主创之一的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主任、朔州市歌舞团团长郝丽云表示,希望用这种方式让右玉精神更好地走进青年学子、人民群众心中。同时也希望高校师生们能提出更多改进意见建议,让这堂艺术党课更生动、更形象、更能打动人、更有教育意义。

立根铸魂,“三为”原则守初心

近年来,山西右玉干部学院坚持理论教学为基,进一步打破传统的党课教学模式,大力开发“理论+实践+艺术”三料党课,将右玉精神与艺术呈现有机融合,以沉浸式的视听感知,打造全新的体验场景,让干部教育培训更加鲜活、更接地气、更入人心。这其中,以右玉精神教育为主旨的《西口飞虹》艺术课堂,就是学院创新教学模式“+艺术”的一种成功实践。

一直以来,艺术党课都因其具有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观赏性等多重属性,成为深受各干部学院广大学员欢迎的党课形式之一。右玉干部学院坚持艺术为媒、教育为本、党性为魂“三为”原则,全力打造特色艺术课堂,在主旋律、正能量的基调中,贯穿艺术的激情律动,持续丰富艺术党课表现形式、内容载体和价值内涵,在不断提升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方面下足了功夫,花费了大量精力。

《西口飞虹》是学院在多方学习取经、调研观摩、研讨论证的基础上,与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朔州市歌舞团、朔州市艺术研究院历时近一年时间,共同研发、精心打磨出来的反映右玉70多年治沙造林改善生态的艺术党课,以“党性教育+生态演艺”的形式,进一步加深了学员对右玉精神的理解,也给观众展示了今日右玉的风采。

走进高校,“三化”党课受欢迎

听闻艺术党课《西口飞虹》走进校园,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们早早来到艺术活动中心,静候艺术党课开讲。

“以前听老师讲过右玉精神,自己也查过一些资料,但总觉得不深刻,直到今天现场观看完艺术党课,我才真正了解了右玉,了解了右玉精神。”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韩湘芸表示,“舞台上的演员反映的是一代又一代为抗击风沙、绿化山川默默奉献的右玉人民的人物群像,我发自内心钦佩他们。”

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挂职)杨海亮表示:“《西口飞虹》艺术党课艺术化、形象化、大众化地诠释右玉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迎难而上、迎战风沙、创造奇迹的绿化故事,非常符合当下学生生动、鲜活、形象的思想需求,既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右玉精神,同时也接受了一次撼动心灵的教育,为我们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和手段提供了借鉴。”(山西右玉干部学院 刘淑花 高瑞昌 刘晓峰)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头雁引领产业突围
下一篇:打造精细型、效能型、服务型、节约型警营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