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四川南江县委党史研究室:

用好用活红色资源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2023-12-26 16:56:28   

近年来,南江县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在织密红色阵地、开发红色教材、创新红色载体上下功夫,以红色基因铸魂育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传承红色基因,铭记初心使命,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新走实。

织密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阵地”。南江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是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其革命遗址、红色遗产丰富。南江县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大力修缮革命旧址、提升展陈水平,建立建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阵地。近年来,整合东西协作项目资金、公益彩票资金等项目资金近1000万元,完成对长赤苏维埃政府旧址、沙溪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修缮,正在推动巴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红三十军医院旧址的保护修缮工作。同步提升南江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长赤苏维埃政府旧址等展陈设计。依托庙梁村苏维埃旧址等各革命遗址遗存和纪念设施,在全县打造100余个村史馆、乡村大舞台、史志阅览室等教育阵地。为充分发挥红色遗址遗存的党史学习教育功能,将巴山游击队指挥部旧址创建为全省党史教育基地,积极推动长赤苏维埃政府旧址创建为市级党史教育基地、南江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创建党史“七进+”示范点。年初以来,巴山游击队纪念馆、长赤苏维埃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共接待60万人次参观学习,有效传播了党的先进文化,传承了党的红色精神。

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教材”。一方面,抓好党史著作编撰。每年高质量完成《执政实录》等党史基本著作编撰,及时启动了《党史三卷》的草拟工作。在建党百年之际,按照县委要求,编撰《中国共产党南江百年历程》,作为地方党学习教育的辅助读物,分发至全县各地各部门。突出南江地方党史特色,广泛收集、整理有关红四方面军的史料,编辑出版《碧血丹青映巴山》《红四方面军在南江》等书籍。先后向乡镇、学校、个人赠送史志书籍2000余册、推动建立史志阅览室100余个,扩大党史学习教育的覆盖面。突出中共早期党组织创建、巴中建地设市30周年暨改革开放45周年等专题,扎实推进红色档案征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切实用红色档案讲好党史故事。另一方面,积极打造精品党史课程。坚持将党史学习教育纳入县委党校培训班的教学内容,按照“县委点题、组织推动、专家融合、内外互动、团队攻关”的方式,编研《川陕忠魂铸丰碑》《让红色之光照亮南江赶考之路》等10余堂“红色+”党史课程、开发现场教学微课程4堂,其中1堂入选省委组织部“好课程”、1堂入选市委党校川陕苏区微课程名录。近三年来,这些课程在50多个班次、2000余名学员中使用,取得了较好成效。

搭建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载体”。强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带动,每年至少开展“四史”专题学习1次。持续开展以“让红色之光照亮南江赶考之路”开展巡回宣讲、以“巴山游击队”为主题开展革命历史巡回展出,开展“党史”宣教下基层、进机关、入校园。近年来,先后与学校、企业、社区等开展活动50余次。充分运用新媒体,在掌上南江 APP 开办“e 党校”、开通“南江史志”公众号,把党史学习教育延伸到“最后一公里”,有力推动了全县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编排《红漫巴山》现代川剧,制作《巴山那年旗正红》《追光》等党史短视频,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影响力、传播力、感染力。大力推进少先队员讲红色故事、中小学生红色研学等主题活动。在七一、革命烈士纪念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参观革命遗址、重走红军路、上巡回党课、唱红色歌谣等,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红色教育。(中共南江县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大同市平城区人民检察院专题学习《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队伍建设的意见》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