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面向未来,培植科幻文学肥沃土壤

2023-05-10 10:39:01    光明日报

中国科幻文学,九重气象已成春。刘慈欣的《三体》被译成20多种语言在全世界出版,全球销量突破2900万册。从《流浪地球》到《宇宙探索编辑部》,国产科幻影片连连收获好口碑。世界最高规格科幻盛会——世界科幻大会首次落地中国,将于10月在成都举行,大会主题“共生纪元”寓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以科幻之名相聚。

科幻文学兼具科学与幻想元素,带给人好奇心、惊奇感的巨大满足。如作家阿来所说,科幻文学是科技时代的文学。科幻文学的重大突破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比如克隆、太空旅行等创作主题,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现实世界的科技创新成果。科幻文学内蕴的预见性启发着科学思维,让许多曾经的“科学幻想”变为现实,如《海底两万里》启发了潜水艇的改进。

对于中国人而言,科幻文学是舶来品。科幻文学自清朝末年来到中国,在梁启超、鲁迅、老舍等文坛巨匠或翻译、或写作的推动下,虽历经起伏,但一直在前行,一直有读者。从荒江钓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说》到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再到刘慈欣的《三体》,中国科幻文学在跨越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科幻作家和作品。

近些年,中国的快速现代化,以及“嫦娥”探月、“羲和”逐日等前沿科技的突破,激发了越来越多国人对未来的想象力、对科技的好奇心;中国科幻文学达到了令人惊叹的规模,成为最具活力的文艺领域之一。科幻创作的类型、题材越发丰富,软科幻、硬科幻长足发展,科幻小说、漫画等在畅销书中占据一席之地。科幻文学“母本”转化效果明显,带动了科幻影视剧的投资热潮,进而拓宽了科幻文学的创作领域。

特别令人欣喜的是,科幻文学创作群体日趋壮大。《中国科幻网络文学白皮书(2022)》显示,2022年中国新增科幻网文作家4.2万人,其中“00后”占了72%。“后新生代”科幻作家的开阔视野和多元化创作,为中国科幻文学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刘慈欣认为:“科幻文学的兴盛,将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科幻文学的蓬勃生机,呼应着科技强国建设的蹄疾步稳。面向未来,为科幻文学培植肥沃的土壤,以培养更多优秀作者、催生更多优秀作品,对于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倡扬创新文化、探索精神,大有裨益。

首先,尊重科幻文学创作规律,为创作者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要包容各种各样的新奇点子,鼓励科幻作者在自己构建的世界里挥洒想象力,编织缜密合理的故事逻辑线。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人如何想象、思考人类这个整体的未来,如何看待人类与科技、人类与宇宙的关系,是中国科幻文学吸引世界目光的重要原因。

其次,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中国科幻文学的独特气质。从屈原“冯翼惟象,何以识之”的“天问”发轫,中国人开启了对人类与宇宙关系的探索。《流浪地球》“带着地球去流浪”的情节,在一定程度上因应着国人对故土、对家园的不舍情怀。鲁迅先生所言的“经以科学,纬以人情”,对于中国科幻作者在创作中想象世界与未来,体认中华价值理念、美学精髓,可谓箴言。

再次,营造良好生态,构建完整的科幻产业链。以科幻文学为龙头,推动漫画、出版、影视、游戏、衍生品、旅游等全产业链发展,支持优秀科幻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游戏,让原创者获得丰厚的版权回报,可以形成正向激励效应。通过设立科幻文学创作基金、举办科幻文学大赛等方式,会聚更多创作者,鼓励产出更多具有中国元素的原创科幻文学。

最后,推动青少年阅读科幻,筑基科幻文学未来。科幻阅读的价值,在于让人体验不同的世界。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不断深化,《三体》《流浪地球》等热度高涨,科幻文学在青少年中很受欢迎。此外,科幻文学作品入选中小学教材,部分学校开发科幻校本课程,让科幻文学与教育的联系越发紧密。未来,可以通过开设科幻文学创作课、举办校园创作比赛等,进一步释放科幻文学的教育功能,让更多学生成为科幻爱好者,培养其好奇心、想象力等核心素养。

探究人类命运、建构价值体系,中国科幻文学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 (郭峪良)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高产小麦基因克隆获突破
下一篇:踔厉奋发 深耕核医学影像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